星期三, 4月 25, 2007

職業VS興趣

自從退伍之後,自己決定在linux這個領域裏面工作,一方面真的覺得這個作業系統挺不錯的,但最主要還是喜歡Open Source的精神。絕大多數的Project只要妳願意,都可以好好的去K原始碼,因此從中有著許多的樂趣,在這幾年確實也學了很多東西。

之前看過一篇blog文章,裏面提到不要把妳喜歡的當成工作,因為工作中總有太多其他的因素,而一件妳喜歡的事情遇到這些有的沒的,或許會讓妳更無法忍受。其實想想也頗有道理的,想想我這幾年在工作上也確實得罪不少同事,更甚至我相信許多主管都被我列為『很難搞』的人物。

最近我轉換了一份工作,我終於也妥協了,我回到了那個『邪惡帝國』的世界,從GNU compiler回到VC的環境。除了習慣的問題外,目前還挺受不了當我遇到很多東西不懂時,在這個世界裏面把事情搞懂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把工作完成(就算妳根本不知道為何OK)。

想到之前面試的時候有一個面試官問我:『linux那些open source的project都有code,只要有時間看就好,而windows的工程師卻要用hack的去處理,因此功力比較高強』。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沒錯,但是重點是誰強誰弱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在自由的世界裏面,『有趣』的考量往往是優先考量。我相信去做一件不先理解一直嚐試的工作對我來說並不有趣,所以現在我還是喜歡open source的運行方式。

目前的產品是手機相關,手機的solution大多是chip廠商提供的一些turnkey solution,好處是快速的開發,壞處是很多地方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啥。其實這種情形在系統沒有問題的時候大多可以運行(不過缺點是大家的產品其實都差不多),但是當系統有問題或是妳希望系統運作的方式有些改變後,噩夢就此開始。因為除了嚴重缺乏文件外,這種情況通常都是火燒屁股,因此大多數的工程師就在這噩夢中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專案。

在這種不屬於興趣的工作中,卻是使得自己根本無法像其他工程師一樣以公司為家(好啦!以前也沒有),看著其他的同事如此拼命的待在公司,有時候真的覺得有點罪惡感,不過還真的待不下去。所以目前每天的下班時間都變成一個尷尬的時段,我喜歡騎著腳踏車慢慢回到家,彈彈吉他聽聽音樂,看看有趣的節目,上上網寫寫blog甚至在寫寫code也很快樂,但.....就是不想在公司....ㄏㄏ。賺錢vs好玩或許對一個人來說真的是長大的分野....我還....真不想長大呢!

星期五, 4月 13, 2007

下班、不下班....It's a question

到了新公司上班幾個星期了,現在工作的地方比較遠一點,因此大多數時候不想太晚走,總覺得晚上的時間還可以做點啥事,不喜歡那種回家就是睡覺的生活。因此大多數到了下班時間,我就會開始準備把今天的工作整理,然後準備下班。慢慢發現,我大概都是最早走的,其他同事似乎還沈醉在『上班的喜悅』中(好啦,或許並沒有....ㄏㄏ),有些也要下班的同事,大多把頭低低的,偷偷地小小聲的走,那種動作跟作賊差不了多少(也唯有我這準備落跑的人有空欣賞人家的輕巧動作)。
我想到那天跟同事吃飯,他說到『我們作研發的,本來就是長時間待在公司』,還說到以前的女朋友都因為這樣而分手;我好好的想了這件事,我的看法是,工業化與資訊化原本是要改善大家的生活,換句話說,應該是要過的更愜意、更有空閒去享受生活。但是現在似乎大家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一直在犧牲每天的生活。聊回研發的工作上,我常常覺得我是一個腦袋會當機的人,當我已經不想動腦的時候,會趨向腦死的感覺(很多次歐,我家那口子可以作證....ㄏㄏ),我相信很多靠頭腦設計的工作者也是這樣。因此,在那多出來的加班時間中,我很好奇工作者的腦袋有沒有在運作,還是讓一個不願意動的腦看著螢幕,想著床舖。看看現在加班最嚴重的一些產業,我想應該是資訊研發與設計相關,不知道為啥會這樣,我常常覺得如果是懶惰的原因那加班也就認了,但是想不出來怎麼作,加班真的有用嗎。我覺得不如去書局走走,或是去聽場音樂會更有幫助。
現在,我每天都在思考下班的timing.....
或許,下班最好的timing就是....腦死的那個時候....ㄏㄏ

星期三, 4月 11, 2007

春天的吶喊? 吶喊啥?

隨著春節假期過去了,終於嚐到返鄉車潮(因為我大多提早或延後走),台灣南北不平衡的現象再這些時候看的最清楚。在春節假期的時候有一件年輕人的盛事: 春天的吶喊音樂季。還記得最早以前的春天吶喊是一些愛好音樂的朋友因為響往國外的音樂節慶,因此也舉辦了一個台灣類似的活動,當初要去春天吶喊表演我記得還要先寄自己的表演錄音帶給主辦單位,她們會評估你是不是具有上台表演的實力。
我去過第三屆的春天吶喊,我覺得在那時候的春天吶喊可以看到全台灣玩音樂的朋友,可以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北部團與中部團(我那時還在台南)。有著期待去看一場音樂會是很棒的享受,尤其又在美麗的墾丁地區,要說這場音樂會在吶喊啥?我覺得那時候的春吶或許可以定調為對於台灣音樂環境的吶喊吧。因為非主流流行音樂再台灣實在很難生存,這樣的聚會一方面聚集音樂同好的心,另一方面也向主流媒體嗆聲,你們不給我們舞台,我們自己製造舞台。
看看今日的春天吶喊,毒品氾濫不說,已經變成清一色的電音大會師。我不喜歡電音,但我決不會覺得電音不好,我覺得不好的是,這個表演已經喪失了她最初的意義了。電音絕對是目前音樂市場的一個主流,她是最不需要吶喊的一種音樂,我不是說她不用鬼叫,我是說她的聽眾眾多。以往的春天吶喊也有電音,但那也絕對只是其中一些樂團的型態,不會是全部,你還可以看到Rock, Funk, Jazz......等等。後來我還去過一次,我記得是第5屆吧,那個時候原本的篩選制度已經取消,反而是一堆剛練團的小朋友秀自己的舞台。除去她們的勇氣不說,表演實在非常不精緻,因此我再也沒去過了。如果春天的吶喊不再是向主流媒體吶喊,不再為檯面下努力的加油,那她要吶喊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