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8, 2007

我討厭年終獎金

不要誤會,我不是跟錢過不去的世外高人。
從以前我就很不喜歡年終獎金這種制度,因為根據他字義上來看,他應該是屬於"獎金",也就是說是在妳平日薪水之外根據妳一年的辛苦多給你的一點獎勵。但是我們看看今日的年終獎金是這樣子嗎?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找工作面試的機會(好啦,可能我比你多一點點...ㄏㄏ),在面試的時候主試者通常會跟妳說"我們保證13個月",也就是說"我們會有一個月年終獎金,所以妳每個月的薪資要考慮我們有多給妳一個月,不能用12個月算歐"。這樣的算法已經把年終獎金變成薪資的一部分了,或許妳會覺得沒有差別,但是深入去想想為何一定要這樣處理薪資呢?或許資方希望用這個方式讓員工不會轉換跑道,有多少人都有『領完年終再走』的想法,所以大多數的公司會在年中的時候發放股票,這樣一來領完年終想領股票,領完股票又想到年終。
這樣一來,很多不喜歡一間公司文化與工作態度的人還是為了錢留下來,卻導致公司的活力降低,別忘了這些人都想離開呢。另外一個缺點是,『獎金』是公司額外給妳的,是『多餘』的恩賜,因此資方有權力決定給予妳多少。當然,當公司運行的不錯的時候,都會給予比承諾的多;但是當公司運行有問題的時候,就會變成大家共體時艱,承諾就不見了,因為『獎金』本來就是多給你的。
這是一個很詭異的陷阱,因為公司在跟妳談薪資的時候本來就是承諾那是應該給你的,只不過那大多是不成文承諾,因此當你進去那間公司後,原本應該是妳薪資的一部分突然變成公司給你的恩惠。可以給可以不給,可以給多可以給少,一切妳都沒有主導權了。
所以我不喜歡年終獎金,如果妳承諾要給我3萬6的年終獎金,那妳不如在每個月的月薪多給我3千,我做不好妳隨時可以請我走路,我覺得妳跟我談的工作內容有出入,我也可以選擇離開,這樣大家都用誠實健康的態度面對這個職場。等到年終的時候,妳要給另外的獎勵,那就看妳怎麼分配,不需要在依據每一個人的月薪去精算半天,畢竟這是獎勵,跟基本薪資無關,這樣不是比較乾脆嗎?
過了一個年,這個年年都讓我不喜歡的制度又再一次重演,很討厭聽到『今年老闆對大家不錯吧,有發年終給大家』,這不是妳答應的嗎?做到妳所答應的事不是最基本的誠信嗎?
我不喜歡年終獎金.........真的

星期一, 2月 26, 2007

台南的新年

連續9天的農歷年假期終於結束了
除了9天內開車開了超過2000公里
越來越熟悉南部的高速公路交流道與快速道路的體系
除去了這些之外,其他時間大多留在台南市亂跑
不過過年期間的車流量也實在很恐怖
因此我大多是找間可以上網的咖啡廳消磨
有次在NewsCafe裏面,正當我看著我的RSS news的時候
不知不覺中我的左右兩邊都坐了客人了
我的左手邊的兩位先生正用著laptop在講解著台南市建築的特色
我右手邊的兩位先生談論著神對他們的安排與意義
看看遠方一個用著mac的女生也正上網中
不禁發覺現在這個府城已經慢慢的改變了

或許它不像台北市那般的五光十色
但是他在緩慢的步伐中卻找到自己的路
文化與現代的平衡之路
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
看到府城的改變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將整個城市放入文化的腳步
覺得這個城市的人比較幸福
至少在緩慢中可以感受到滿足
不像台北人在快步走後留下深深的空虛感

回到家與我老媽聊到之後台南將採隔天收垃圾的方式
以減少垃圾製造量
好棒呀,當一個城市開始不止注意到便利性
也注意到城市的呼吸,注意到城市的感覺
他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偉大的城市吧

我這迷失在台北的府城子弟
在這個新年也感受到不一樣的府城

星期二, 2月 13, 2007

情人節 擒人竭

今年的西洋情人節剛好在農曆過年前,也剛好是股市封關的那天。對於農曆年我想已經開始工作的大人們都是很害怕的,一堆紅包要發,如果遇到一個不好過的年,我想那種專屬於大人的難題今年又更困擾了。
大概從2月一開始就慢慢的看到電視節目出現許多講情人節如何如何的節目,很多明星在節目上談如何經營情人節,似乎就得一大把花,一大堆驚喜,這樣的價值觀正確與否卻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這一天已經變成一個商人的節日,所送的禮物已經制式化,不產玫瑰的地方也要想盡辦法進口玫瑰來銷售,為何玫瑰代表愛情我不知道,但這讓我想到駭客任務最後一集,Neo與Matrix裏面的電腦程式的一段對話,Neo不懂為何電腦程式會有愛,那程式說了"Love is just a word, the most import is its meaning"。老是喜歡稱自己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對於太多的事情卻都流於型式與表徵,不在重視真正的意含,口中說的愛重要還是心裡那份感受。
很多男生這一天都很可憐,因為這一天甚麼東西都貴,吃個飯都要比平日多許多,但是你的另一半在大眾文化的侵襲下,也認定了妳願意為他花這麼多錢正是愛的表現,因此大多數還是認命的花錢了事。 可是當日子越來越靠近2/14這一天,你的另一半卻每天跟妳抱怨"妳看,電視裏面講的多麼浪漫,妳呢?"。或許愛情也慢慢在情人節這天被磨損了吧。

星期日, 2月 11, 2007

大屠殺給了我們甚麼: 歷史 或是 情緒

最近為了南京大屠殺是否從教科書移除而吵的沸沸揚揚,我不是一個研究歷史的人,我也不是一個研究政治的專家,我更不懂教育研究的理論;就我自己的觀點,從小到大,這個事件便如同烙印一般刻印在我們的心裡,每每教育者講到這個部份的時候,都是帶著傷痕的描述他
對我而言,真的因為戰爭死了三四十萬人是件令人難過的事,但是如果以人道的角度去看大屠殺,或許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甚至本世紀的蘇丹大屠殺,更是讓我難過,因為他離現在更近。以住在台灣的我來說,或許牡丹社事件所死的台灣人,或是228所犧牲的台灣人,更令我覺得遺憾。
我不是一個親日派,我也不贊同日本刻意遺忘這段歷史的作法,但是同樣我也相信記憶是一個很容易被影響的能力,所以歷史的考證便是格外重要。前陣子台灣不是也有人出來說228其實是被營造出來的嗎,也有真的去研究究竟那時是否真的死傷了如此多人,其實對於這類的研究或說法,你可以不相信也可以不認同,但根本上它都是好的,歷史不是死的,他可以考證,他可以研究甚至可以加上你個人的見解。同樣的,對於發生在南京的這場歷史事件,自然也可以研究,也可以考證;但不應該是一個用來製造更多仇恨的工具。
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長久的歷史脈絡中,一定有著不少血腥事件,我想中國的歷史也不缺乏;但這件屠殺事件如此被一直強化的最重要原因卻是因為對方是日本,一個在亞洲地區上面的強大競爭者。試想這場屠殺如果是自己人殺自己人,今天會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嗎?而一個人被日本人所殺與被中國人所殺甚至台灣人所殺,對他的差別在哪?
看過一些激動的反應,對於南京大屠殺彷彿是自己家人被殺似的怨恨(我相信這些人不是那場屠殺的倖存者後代),同樣一個人對於228的歷史被質疑卻覺得那是察明真像(我相信這些人是228受害者後代的機率也不高)。同樣事不關己,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同理心在面對利益衝突的時候顯的如此不堪。
我為南京大屠殺的死者難過,我也為228的死者難過。但是當你在教育一個學子一件血腥的歷史的時候,請想想你要帶給他甚麼,是在一次發生血腥的情緒,還是冷靜的歷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