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MIT的John Maeda的簡單法則blog,裡面他有提到他之前來台灣的時候,看到的一個東西:郵箱。沒錯,他注意到我們的郵箱上面的英文對於限時郵件與一般郵件在英文上的使用,對於設計上可能引起不正確的聯想。
這其實是一個小事情,但是我覺得真的了不起的是這位了不起的設計師對於生活中細節的注意程度,我們都很少去注意到一些小事物,但是往往這些小事物卻變成一個設計上的失敗,我不是一個設計師,但我深深感覺一個好的設計對一個產品的重要。
也或許因為他能累積這些對微小事物的思考,才能真正領悟出簡單的真理
星期三, 5月 16, 2007
對微小事物的注意
星期三, 5月 09, 2007
不做台灣市場
今天在搭電梯的時候,聽到了兩位先生的對話。一位看起來應該是主管級的先生說『我只要聽到target market是台灣的生意,我就不想做,因為市場太小,努力與回報差太多』,當然另一位看來是屬下的先生自然連聲贊同。其實相同的言論在我所有的職場生涯一直出現,我始終不是業務相關的工作,因此對於『市場』這個東西了解不深,但總要面對產品這個東西吧。
發現很多人都會抱怨台灣這個市場不好,如果是人太少的問題,我想這是無解的(台灣島人已經夠多了吧),我比較好奇的是,很多做出這種論調的人所經營的都是百人以內(百人誇張了點,30人以內吧)的小公司,這些公司的基本薪資支出其實本來就比較低,因此我想養活這間公司所需要的市場應該不至於要搞到全世界吧。因此我不了解為何市場太小,或許是每個人都想成為郭台銘吧,但是我相信郭董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應該不是要成為郭董吧。這些公司其實大多數都以結束的命運走到最後,因為涉及到一個國外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可是一件除了產品好壞外有更多其他考量因素。我想起之前一位創業的老同事他學長跟他說的一句話『你們公司最好的下場就是讓另一間大公司合併』,我這位朋友的公司當然也是『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典範,但是員工人數根本不超過30人。
有人抱怨台灣市場不像韓國市場那樣多元,但是這涉及一個很有趣的邏輯問題,一個有創意的產品會改變這個市場,進而讓使用者發揮出更多的創意,但是一個做產品的人卻希望他的使用者先擁有無盡的創意與接受度,進而使用他的產品,這不是一個很反過來的思維嗎。在地化的科技不見得適合另一個國家,一個在地文化的創意也往往套用不上其他文化,因此要去做國外的生意原本就是一件不簡單的工作。理解當地的人文與習慣,才能發明出一個簡單又好用的創意產品。最了解這塊土地的企業,卻往往決定放棄這些優勢,進而進入全球大市場。台灣人不是對這些創意產品沒興趣,而是這些創意很少是針對台灣的需求而設立,因而你拿了一個不適合的產品給某人,當他不喜歡的時候,反而是這人缺乏接受度,多麼奇特的一個論調呀。
幾乎所有的這類公司都鎖定一個市場:中國大陸。政治上的對立先不論,至少當地的文化特色已經與我們相當的不同(說實話某種程度上台灣接受日本的文化影響更重),更加上這塊市場是全球兵家必爭,因此難度更高。我不是說這些公司技術不夠,反而很多事最後的成敗因素不是技術,更多經濟的政局的商業考量上的因素往往更加重要。台灣當然有很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我要說的只是啥屁股坐啥馬桶,一再看到一些小公司(是小公司不是小企業歐)夢想成為另一個鴻海,卻往往在幾年後因為原本支持的金主失去耐心而失敗,或許一切從適合自己的地方開始,才是最適合的市場吧。
星期二, 5月 08, 2007
寂寞的台北外地人
今天看到漂流。島嶼blog裡面的一首詩
首都一隅
誰說的話並不重要
問題是否對著我說
我在公園坐著
我在街頭漫步
我在窗台等待
我在世界呼喊
行人看了腳看了樹看了飄雲
就是沒看見我的身影
我開始懷疑
這裡只有首都和我
或是
台北是個孤單的首都
我想這樣的心情是很多在台北工作的外鄉客所都有的
台北是個很奇怪的都市
由很多孤獨的個體與台北單獨存在
(所以是不是在抽象意義上也有很多個台北城呢)
我常常覺得像原住民他們還有根可以追尋
希望回歸中國的人有夢中的家鄉可以追尋
那我這種覺得就該留在台灣的人呢?
多少年的文化衝擊下早已經不太清楚自己的根
心中對於鄉土的憧憬也隨著都市的腳步被逼入更深的心中
或許我們就如Bob Dylan所說的那種失了根的漂流的一代
找不到過往也看不到明天
扯遠了.....這真是一首好詩呀......
星期二, 5月 01, 2007
寧靜的代價
最近換了個地方住,主要是考慮之前住的地方房租太貴,因此換了一個比較便宜的地方。地方小了點,另一個問題是環境吵了點,卻因為這些因素使得房租便宜很多。這點不僅讓我想到在這個繁忙吵雜的社會裏面,我們為了寧靜付出多少代價,每個發明都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為了交通便利造出條條的大馬路與汽車,為了資訊流通有了電視、電信、網路等等,卻也相對使我們的生活慢慢的少了那麼一點『寧靜』。
為了獲得我們本來就有的寧靜,開始發明隔音設備,開始規劃鬧中取靜的建築,開始出現遠離都市的寧靜假期。其實反過來想想人這樣也挺矛盾的,或許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啥,也或許如段義孚的逃避主義所說逃避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在幾天的辛苦搬家後終於慢慢就定位,也慢慢習慣路上車流的聲響,看著自己丟掉的那一堆垃圾,真的覺得很多東西並不是因為需要才買,之前看到『無消費日』的活動其實並不能真正體認到那精神,卻在自己的一次搬家了解到,認清『想要』與『需要』真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不只是幫自己省錢而已,而是每次的消費無形中便造成一種環境的傷害。
前陣子朋友blog的文章提到高爾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其實全球暖化的問題早就已經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或許妳可以期待有新的科技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個人欣賞在公視我們的島節目中聽到的論點,改善全球暖化最重要的不是去發明新的科技,而是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說的多不如做的多,我們每一個人真的可以為全球暖化出一份力。所以現在雖然我住五樓,但只要我沒有帶著腳踏車,我一定走樓梯不坐電梯(不是我不願意練體力扛車,真的是扛著車無法通過樓梯間....ㄏㄏ),上班我早就騎腳踏車了,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消費,儘量把不需要的燈關掉。我想慢慢的自己才能從中得到真正不用代價的寧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