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月 09, 2007

作業系統的容量少,代表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

最近因為Asus的eee pc熱賣,讓大家都注意到低價筆電的市場,但還是有不少不同的意見,今天我看到一篇報導是由Acer來評論Asus的eee pc。裡面我看到一些很有趣的話『作業系統的容量少,代表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與『一分錢買一分貨』,這個論點的基本條件是:使用者需要所有的軟體。

電腦工業在多年的發展後,已經給予使用者一個既有的印象:硬體配備越強越好。當然,追求更高效能的硬體本就是一種研發的動力,但是如果妳注意到一般使用者(當然是完全搞不清楚作業系統、CPU、記憶體、顯示卡這些名詞的人),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他的需求是啥。他知道他想上網,他知道他要打報告,但是他一定不知道使用文書處理軟體根本不需要多核心的中央處理器(當然,他連CPU都沒聽過)。

我不知道低價電腦是否會是主流(反正Asus一開始也笑OLPC),但是他至少帶出了一個觀念,新的資訊時代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資訊需求必須更清楚,因為市面上再也不是只有一種永無止境追求高階硬體的潮流,出現另一種聲音是:找到適合妳需求的硬體,然後花適合這硬體的錢。提到作業系統容量少,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我覺得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所有寫軟體的人都知道,一個精簡的程式碼絕對比拉拉扎扎一大串的程式碼不易出錯,當然我相信大部分工程師應該也同意短的程式碼可以做的事不見得比長的程式碼少(當然這涉及到寫作功力),因此對於軟體越來越肥大,不應該是要去要求軟體工程師好好檢視每一個程式碼嗎,怎麼反過來呢。

說實話,一個程式的程式碼大多不會大到哪裡去(妳試試給我寫2G的程式碼),其實大多是資料,而有趣的是大多數工程師不希望使用者了解軟體怎麼用資料(安全考量?是利益獨占考量吧),因此一大堆使用者用不到的資料不斷的被塞進硬碟中,尤其是用不到的資料更是不斷累積,一些windows的暫存檔空間都夠很多embedded OS裝幾百個系統了。使用者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還是因為反正使用這也不懂,要求他買高階硬體總比我們自己改寫程式來的輕鬆,反正~~~大家都很有錢。

對於eee pc我最讚賞的地方反而是他使用了linux當作OS,在這樣低階的硬體下,上網(firefox)、使用即時通訊軟體(Pidgin)、看多媒體檔案與文書處理.....這些一般人每天的使用電腦工作都可以順暢的進行。或許他不能用來玩3D Game,或許他看不到開機時飛舞的蝴蝶,但那些真的是重要的事嗎~~~對你是重要的,你就選擇其他的平台,如果不是,為何一定要跟著廠商起舞呢,新的資訊時代,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資訊需求吧。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