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13, 2007

好炫有啥用

進入導航軟體產業一陣子了,事實上我本身是個非常少用IT產品的怪怪工程師,你不相信~~~我沒有PDA,手機是基本可以接聽的基本款,notebook還在用研究所時候的舊機種(雖然他快要壽終正寢),導航機這種東西,我當然是一輩子沒買過了。

不過自己身在這個產業,還是得對這類產品做一下研究,看了許多形形色色的產品,發現現在的導航產品並不真正的關心『功能』,或者應該說,他們只在乎『很炫的功能』。怎麼說呢,首先來談談每個產品都大力吹捧的『3D功能』吧,我個人覺得地圖真正的用途是讓你了解身在何處以及該往何處去(恩~~規劃路徑的功能~~雖然我覺得這應該是人做的事),因此3D甚至於立體即時場景真的可以幫助你了解身在何處嗎?假設GPS的定位是正確的,你可以從螢幕看到跟從前車窗看到一模一樣的景色,恩~~超屌~~~然後呢?你只能證明這產品的3D建模或是街頭取景很準確,給他鼓鼓掌,對你有何幫助(跟朋友炫耀除外)。好,你說只有鳥瞰模式的,這我覺得更鮮了,你是開飛機嗎?需要鳥瞰?從空中的視覺資料到底對於地面的使用者有何幫助?

另一點我一直不喜歡的是路徑規劃,以現在的路徑規劃大多是用最短距離為考量,好一點的在加上每條道路的權重來計算,在強一點的加入即時路況,慢慢的導致駕駛者開始注意導航設備的指令,而不是在自己的腦袋中產生空間地圖(這是不會迷路的方式對吧),因此越來越多的交通意外由導航軟體造成,另一個影響是,現代人對路越來越不熟,因為都在聽指令。

對我來說,找路有時候是很有趣的一項工作,你開始建構自己腦中的空間,回憶剛剛的路徑,思索東西南北的方向,甚至停下來問問路旁的阿伯。其實旅程中也可以很有趣,但是導航軟體卻讓現代人把車窗關的更緊,視線放的更近,重點只在於『我不認識路,我也可以到達目的地』。

當然導航,恩~~應該說定位產品,也是很有他的價值,但如同所有的科技一樣,濫用他不如不用。如果你問我哪樣的產品我會喜歡,我覺得只要定位準確,能告訴我的位置,裡面存有更多的資料(街道、景點甚至高度資料),能夠讓我像以往瀏覽紙本地圖一般,只是更有效率,這就是我想要的產品,如果你說要改進啥,我覺得你能夠用更久(更強的電池或是可以不用找插頭的充電,譬如太陽能),能夠更有效的瀏覽方式,我覺得~~這就夠了,至於導航~~就留給我的大腦一些事情吧。

星期三, 12月 05, 2007

勝負有那麼重要嗎

最近每個人都在為中華隊輸了而難過,說真的~~~我沒啥感覺耶。你說我不愛國也好,你說我不懂棒球也罷,我只是覺得勝負是運動員的目標,對於我們這一般不會打棒球的普羅大眾(別自欺欺人了歐,很多棒球迷根本是運動白痴),他就是一個娛樂。

不知何時開始,棒球這項運動被教育成跟民族情感有關,或許這是我們比較有機會爭世界第一的項目,但~~~世界第一有那麼重要嗎?就如同很多其他的領域一般,並不是有一支強隊代表這個國家運動習慣好吧,台灣出了一個李安,台灣的一般人電影文化有進步嗎?與其去推崇這些世界第一的情緒,倒不如穿起球鞋運動去,就算不強,也得到健康與快樂,不也很好。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在午餐的時候,店家都很喜歡看台語偶像劇(天下第一味、我一定要成功.....),常常在看這些劇情的時候,覺得這些編劇正灌輸著很畸型的價值觀,『第一』、『勝出』才是唯一。台灣不做世界第一會怎樣嗎?或者換過來說,我們拿到世界第一之後有比較好嗎,台灣的資訊產業曾經是世界第一(好啦~~資訊代工產業),我覺得人民並沒有比較快樂,每天追逐著第一,每天追逐著利益,每天就這樣過著每一天。

真正的智慧來自面對生命的態度,或許大家不要那麼爭勝負,對生命的態度會不一樣吧。棒球輸了沒關係,只要看到河濱有著快樂打擊的小朋友,其實~~~我們都贏了。

星期一, 11月 26, 2007

矛與盾:族群問題

這幾天因為有議員拍到台北市眷村有民眾到垃圾不用專用垃圾袋,而引發質疑郝龍賓市長對榮民有特權的事件,這事確實也鬧的狒狒揚揚,民意代表質疑對特定族群有特權,而郝市長質疑民意代表挑動族群。

其實這件事並沒有那麼複雜,拍到錄影證據,市府也證實有,但是市府說倒垃圾的不是眷村的人。讓我們分兩個層面來看這件事,首先,根據市府的說法是:這些人不是眷村的人,這樣就容易多了,因為既然市府敢說這些人不是眷村的人,那代表市府知道這些人是什麼人,只要抓起來罰款然後讓大家知道他們是『哪裡來的人』,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但是市府又說要針對此事調查,不是已經知道他們是誰?)。另外,我們假設他們真的不是眷村的人,他們千里迢迢特定跑到這邊到垃圾,為何?我想最直接的猜想是,這邊倒垃圾所得到的好處比千里迢迢跑過來的壞處大,那這好處是啥?根據市府的聲明是清潔隊沒有讓眷村的人免用垃圾袋,所以不會是因為垃圾袋的好處,那這些人的用意是啥?利用垃圾車運送違禁物品?(好吧~~我電影看太多)

其實市府還有另一個證明的方式,就是『不只是眷村存在不用垃圾袋的事』,因此可以提供另外的錄影證據證明:你看,到處都有不用垃圾袋的人呀,我們的清潔隊員也沒有開罰,因此不是對特定族群有特權(因為眷村的部份已經確定,只能用其他部份也有來證明)。如果是這樣,我想那就變成另一個問題,不再是族群的問題(這也算德政啦,告訴那些人不要跑那麼遠,到處都有可以不用專用垃圾袋的地方)。

我同意族群問題是某些政治人物很好的『矛』,他可以帶動很高的情緒(因為有些問題被壓抑很久),但是族群問題不代表是『省籍問題』,試問現在30歲以下的人(30歲應該很保守了吧),誰還會說『我是湖南人、我是浙江人.......』。族群問題現在是『認同問題』,因此他依然是一支很強的茅,依然還是會有很多人拿起這支武器。但是現在我們反過來看看這支矛在多年後,卻悄悄出現他另一個面貌:無堅不摧的『盾』。任何的問題都可以用『你不要挑撥族群歐』來當成最好的保護罩,試問,當你也開始拿起這件武器的時候,你怎麼能批評對手同時也用這個武器(防禦用依然是武器)。

『互相矛盾』這個成語大家已經用了很久,今天的政治狀態卻也很有趣的幫他下的一個新解。對於問題的處理不是高分貝就贏,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示範,籃球場上有一句話『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如果今天這件事台北市政府要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對,那麼他應該拿出他的『矛』,攻擊對方不合理的地方,而不是扛起他的『盾』,要對方停止攻擊。

看著新聞裡面郝市長大動肝火,我想~~~火,要發在對的地方。

星期日, 11月 25, 2007

小孩,讓他飛吧

今天我騎著單車回到市區的時候,剛好是傍晚時間,在大台北地區騎單車你就可以深深感受到機動車輛對於單車族的不友善,因此很多人會說上下班騎單車是發瘋(至少很多人這樣說我)。不過今天我看到一個外國朋友騎著單車,他的兒子也騎著一台,正在路上前進。路上的車其實不少,也依然一點都不禮讓單車,但我看到那父親並不一直騎在小朋友旁邊,只是偶爾會叮嚀他注意一旁的車輛(用英文啦~~這句簡單我聽的懂~~~哈),當然小鬼騎車一定不安分的騎,但他爸爸並不會像大多數台灣的爸爸一樣保護。

我想起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關於芬蘭的父母教育小孩的方式,他們並不因為小孩年紀小就給他塑膠安全餐具,反而要讓小孩知道他所使用的東西如果打破會有傷害性,他們也不阻止小孩爬樹,甚至在懸崖邊遊戲。但是諷刺的是,台灣小孩意外死亡的機率卻大大高於芬蘭。或許真正對小朋友好的是讓他學習成長,而不是保護他,我常常看到朋友或是親人的小朋友都太過被保護,因為大家都覺得現在社會不安全,但是這層層的保護卻也使得小朋友無視於危險的存在,還有~~非常沒大沒小。

或許,小孩就該讓他去飛,就算摔下來了,擦擦眼淚抹抹藥,下次~~他會飛的更好呢。

星期一, 11月 19, 2007

多麼令我感到悲哀的『兩岸和平共處法』

今天在MSN上面看到一個以前的同事,他的暱稱很激動的讚揚曹興誠,我感到很好奇,問了他一句『你真的那麼希望跟中國統一嗎』,想當然接下來就是一連串激動到不行的對話,對話中其實我感覺他非常激動,一些『去死』、『吃大便』的話接連不斷(當然是針對陳水扁總統),又不斷的說我是政治狂熱份子(說實話我感受不到我的狂熱,倒是他的激動我印象深刻)。最近曹先生的重點就是『兩岸和平共處法』,我只是簡單的問了他一句『你有上網去看過這篇文章的全文嗎』,卻惹來他非常激動的反應。

或許這才是台灣現階段最大的悲哀,悲哀的不是我們經濟變差了,悲哀的不是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悲哀的也不是台灣競爭力排名第幾。我覺得悲哀的是,很多自認為的知識份子,其實大多是大量接受電視媒體的資訊,而且並不去深入了解,莫名其妙的變得很激動。我並不是特指哪一個陣營,說實話都有這種人,只是為何當你不了解的時候,你竟然能夠把你全身的憤怒都發洩出來,歷史中這樣的社會都造成極大的偏執。

我常常覺得一個人可以發表自己的言論當然是民主的意義,但是又有多少人發表的是『自己』的意見呢?沒錯,我不欣賞曹先生的這篇發表,我一點都不支持,他的文中重點如下(他自己列的)

一、確定台灣不會舉辦「獨立公投」。
理由是台灣(即中華民國)既宣稱為主權獨立之國家,則已無「獨立公投」之空間。舉辦「獨立公投」,等於承認中華民國不是獨立國家,而另有「宗主國」;在邏輯上自相矛盾,且有自投羅網之嫌。
二、宣佈中華民國不排斥與大陸統一。惟統一必須順應台灣民意,即必須通過「統一公投」。(此點將「民意」置於「統、獨」之上,既不牴觸「台灣前途決議文」之立場,也能回應大陸之統一訴求,為兩岸走向和平之關鍵。)
三、台灣不主動舉辦「統一公投」,以免激生內部爭議。「統一公投」應在大陸要求時,方予辦理;目的在協助大陸與台灣百姓直接溝通。
四、「統一公投」之前,應請大陸官方將其「高度自治」之具體實施內容,連同台灣百姓在統一後之權利、義務等等,公開予以詳盡說明;以便台灣百姓做出判斷與決定。
五、統一公投如果通過,表示台灣多數百姓同意,統一較獨立更有利(譬如可以終止凱子外交、藍綠惡鬥,共創、共享世界強國地位等等),同時也相信大陸有誠意履行其「高度自治」之承諾;兩岸即可完成統一。
六、統一公投如果沒有通過,表示台灣百姓對統一仍心存疑慮;大陸可以修正其「高度自治」之內容,或加強其履行保證,然後另擇時機,要求再次舉辦;其次數不限。(此表示統一公投並非一次性之「統獨對決」,而係提供一個「過程」,以磨和兩岸之猜忌與歧見,確保統一符合台灣的民意。)惟公投雖然次數不限,但兩次公投之間,應有適當間隔,似不應少於十年。

當然你可以看出曹先生對於統一這件事是十分期待的,當然我也尊重他個人的看法,只是~~~還是深沈的感到悲哀,他說台灣的公投應該有統一的選項,這我完全同意,但是他也說獨立公投必須包含中國大陸全體人民,而統一公投只需包含台灣人民。好不悲哀呀,文中甚至提到兩岸和平共處法是:依據「兩岸和平共處法」,大陸永遠有機會不發一兵一卒、不費一槍一彈,「一日之內」即可完成兩岸統一;此「誘因」如此巨大,當然會使大陸認真來瞭解台灣之民意與需求。

當我看到這一部份時,其實我已經快要看不下去了(我還是把他看完了),這樣從利益去考量一切的主張,讓我看的好心痛。一切的重點就在最後兩個字『需求』,台灣的需求是啥,是能夠繼續保持全球外匯前幾名,是每個人每天繼續為了台灣奇蹟努力暴肝,還是該認真思考每一個人的生活,更認真的面對自己的文化,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環境。你說這一切跟經濟無關,跟政治無關,我一點都不認同,只要你活在社會中,一切都跟政治有關,只要你還有在使用錢幣,一切都跟經濟有關。但是重點是在於怎麼用政治、用經濟把你要達成的事情變得更好,我們最悲哀的一點是,重點變成要把經濟弄很強,重點變成政治上要達的結果。

如果台灣能夠窮一點,能夠有更多文化的思維,有更多藝術的成就,有更多快樂的生活(快樂跟金錢關係不大,你說是嗎),我甚至覺得更好。不太了解這麼激動的人他們要追求的是啥,或是他們其實沒有追求啥,你對環境不滿意,那你為何不站出來維護環境,你對政治不滿意,那你就站出來跟人家辯證自己的看法。這段MSN的對話到最後他開始跟我耍無賴,我也開始懶得跟他繼續說我的看法,就這樣結束了,我只知道了一件事:他根本不知道兩岸和平共處法在說啥,因為,他自己說了『我沒看過,那不重要』。

星期五, 11月 09, 2007

作業系統的容量少,代表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

最近因為Asus的eee pc熱賣,讓大家都注意到低價筆電的市場,但還是有不少不同的意見,今天我看到一篇報導是由Acer來評論Asus的eee pc。裡面我看到一些很有趣的話『作業系統的容量少,代表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與『一分錢買一分貨』,這個論點的基本條件是:使用者需要所有的軟體。

電腦工業在多年的發展後,已經給予使用者一個既有的印象:硬體配備越強越好。當然,追求更高效能的硬體本就是一種研發的動力,但是如果妳注意到一般使用者(當然是完全搞不清楚作業系統、CPU、記憶體、顯示卡這些名詞的人),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他的需求是啥。他知道他想上網,他知道他要打報告,但是他一定不知道使用文書處理軟體根本不需要多核心的中央處理器(當然,他連CPU都沒聽過)。

我不知道低價電腦是否會是主流(反正Asus一開始也笑OLPC),但是他至少帶出了一個觀念,新的資訊時代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資訊需求必須更清楚,因為市面上再也不是只有一種永無止境追求高階硬體的潮流,出現另一種聲音是:找到適合妳需求的硬體,然後花適合這硬體的錢。提到作業系統容量少,可以支援的軟體就少,我覺得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所有寫軟體的人都知道,一個精簡的程式碼絕對比拉拉扎扎一大串的程式碼不易出錯,當然我相信大部分工程師應該也同意短的程式碼可以做的事不見得比長的程式碼少(當然這涉及到寫作功力),因此對於軟體越來越肥大,不應該是要去要求軟體工程師好好檢視每一個程式碼嗎,怎麼反過來呢。

說實話,一個程式的程式碼大多不會大到哪裡去(妳試試給我寫2G的程式碼),其實大多是資料,而有趣的是大多數工程師不希望使用者了解軟體怎麼用資料(安全考量?是利益獨占考量吧),因此一大堆使用者用不到的資料不斷的被塞進硬碟中,尤其是用不到的資料更是不斷累積,一些windows的暫存檔空間都夠很多embedded OS裝幾百個系統了。使用者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還是因為反正使用這也不懂,要求他買高階硬體總比我們自己改寫程式來的輕鬆,反正~~~大家都很有錢。

對於eee pc我最讚賞的地方反而是他使用了linux當作OS,在這樣低階的硬體下,上網(firefox)、使用即時通訊軟體(Pidgin)、看多媒體檔案與文書處理.....這些一般人每天的使用電腦工作都可以順暢的進行。或許他不能用來玩3D Game,或許他看不到開機時飛舞的蝴蝶,但那些真的是重要的事嗎~~~對你是重要的,你就選擇其他的平台,如果不是,為何一定要跟著廠商起舞呢,新的資訊時代,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資訊需求吧。

星期二, 10月 23, 2007

文字獄

最近吵的沸沸揚揚的5元青菜事件,看了各大媒體的報導,突然有種『文字獄』的感覺,回顧這個事件的起因是因為農委會主委蘇嘉全說了一句『有5元一把的蔬菜就不要去買那很貴的蔬菜』之類的話。關於說話的藝術其實是很難的,你可以做一個實驗,把你的一大段對話錄下來,你會發現其中說錯的的比例比你想像中的大,這也是為何人類的大腦有容錯的機制,聽到對方說錯的可以反應回來。

歷史中有很多次的文字獄事件,這些通常都是吹毛求疵的去曲解原意,用來打擊異己的一種手段,往往也造成很大的傷害。關於青菜是不是5元真的影響了這段話所要表達的嗎,想想如果今天你媽媽跟你說『多穿一點衣服,今天冷到都要下雪了』你會回答說『你這個神經病,台灣會下雪嗎』,其實這樣的說法叫做譬喻,誇張的譬喻是為了強化所要表達的意思,而當你只把重點放在譬喻而不管人家所要表達的意思的時候,新的文字獄就慢慢形成。

看到這幾天媒體的報導,完全圍繞在5元的議題上,對於穩定菜價的議題卻是隻字不提,這樣由大眾媒體所營造的文字獄,我想也是新時代的新亂象吧。

星期五, 9月 07, 2007

你為何不自己跟他說?

今天中午去郵局辦點事,中午到郵局的人還真是不少,因此我拿著號碼牌在椅子上等候,本來樂的看著一旁的小鬼跑來跑去,後來讓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

一位先生跟著一位小姐(應該是他太太吧)到櫃台不知道要辦啥事,櫃台服務小姐(好啦~~~ㄚ桑)跟他說沒有辦法辦,好像是因為證件或是印章類的問題吧,這個時候那位站在一旁的小姐跟那位先生說『你跟她說我們要......』然後那位櫃台小姐又跟他解釋一次不行,更妙的是那位小姐又在一旁講『跟他說我們要辦.....這樣也不行歐,怎麼可能,真奇怪』。

我不太懂得郵政相關規定,但是我覺得這位小姐很奇怪,她講的音量連坐在遠遠的我的聽的一清二楚,她卻一直跟那位先生講,然後要他跟櫃台小姐講。其實那位先生根本也沒開口,大多數都看他小聲的跟櫃台小姐講『可以嗎?』,這整個從頭看下來就覺得那位小姐對人的尊重出了很嚴重的問題。很多時候人都懂的去尊重你的老師,你的上司,你的老闆......,一切對你有利或是可以決定你利益的人。但是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人,卻常常缺乏尊重,為何你不尊重一個認真工作的服務人員,為何你不尊重一個辛苦在清掃街道的阿伯,為何你不尊重跟你相伴的另外一半.....因為,尊重他們沒有利益............。

很有趣的是接在他們後面輪到我給同一位櫃台小姐服務,她是一位很親切的媽媽,在幫我處理事情的時候還跟我聊聊天,處理完後給她一個微笑,講一聲謝謝,這樣不是都同時有一個愉快的中午時光嗎?你的高傲給你帶來啥呢?

星期三, 9月 05, 2007

世界又再度繞著我旋轉

對~~沒錯~~~我喝醉了

昨晚跟國外回來的學長一起吃個飯,看來美國的生活是挺無聊的,學長一見到我們就說『ㄚ不是要去喝酒歐』,為了讓學長盡興,我們找了間海產店喝酒去(自己也愛喝還找藉口)。天南地北聊了很多,聊工作、聊美國、聊往事......。酒過三巡之後,開始聊秘密,開始講一些只能停留在酒精裡面的話。

曾有人問我為何喜歡喝酒,酒這種東西一點也不好喝,基本上我同意他的說法『酒不好喝』,但是為何很多人喜歡喝酒呢?我覺得,是享受那種世界繞著我旋轉的感覺。基本上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在這個空間中喜歡跟全世界保持距離,但同時也希望全世界注意著你,這種矛盾的情緒往往讓人十分痛苦。酒精作用給了一個出口,當你喝醉的時候,你會覺得整個世界只剩下跟你喝酒這票朋友(狐群狗黨吧),也因此喝醉的人講話總是很大聲(當你在無人島時應該不怕吵到人),而且你會覺得世界在轉動,以你為中心在轉動。

為何音樂人喜歡喝酒,常常覺得音樂人是很寂寞的賭徒,台下的冗長練習往往只為了台上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的演出,當然很多偉大的音樂家的音樂是希望能夠帶給這個世界一點改變,但是其實他們還是喜歡舞台的。所以當你不在舞台上時,當你寂寞的彈著吉他時,當你無奈的按著琴鍵時,你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寂感。酒精讓幽魂都成了你的觀眾,世界繞著你轉動,風聲變成你的掌聲,彷彿自己永遠不在孤獨,彷彿離開自己的都不曾離開。

一個酒鬼的獨白~~~繼續轉動吧,我的世界~~~

星期一, 9月 03, 2007

上網限制

最近越來越多朋友的公司開始限制員工上網,從基本的網站過濾或是封鎖某些port(譬如MSN),甚至更誇張的是完全不准上網,這些主管都會以上班要專心做公司的事來作為限制的理由。

說實在的,我是一個上班很不專心的人,程式寫了一下後,我就會想要去看看blog,去跟網路上的朋友"喇D賽"一下。曾經有主管問過我,如果我的時間都不要去做這些事,如果我每天都加班,那我是不是能夠把產能提高兩倍呢?~~~我很堅決的跟他說『不會』。

我不是開玩笑的歐,是真的不會,記得我說過我是會『腦死』的人吧,因此我需要跳出我現在的工作去看看別的東西,就把它叫做頭腦伸展操吧,這樣我才能回復到可以思考的狀態。如果你讓我一直維持在沒有放鬆的狀態,其實我也不知道你要一個腦死的工程師做啥。當然~~~我知道很多我的主管對我都很感冒(我好像慢慢習慣這件事~~ㄏㄏ),但是歐,真的是沒有辦法耶。更何況我覺得我很多寫程式的idea都不是在辦公桌想到的,可能是在我中午閒晃時,可能是在我騎腳踏車的時候,可能是我在等捷運的時候,可能是我在公車上看窗外的時候.....。我在辦公桌做的事大多是把那些突然想到的方式做出來,如果還是有問題~~~又要開始發呆了。

我並不是說大家都應該把工作帶回家,而是說實話,辦公室並不是一個很適合工作的地方,低矮的隔間不時有人走來走去,同事在一旁討論工作或是生活,測試的機器突然大聲的放出音效.....。所以我大多是在辦公室『打程式』而不是『想程式』。

一個真的不希望被打擾的人,我想他應該會把MSN關掉吧,一個不把MSN關掉的人,其實他還是希望有人會不時發個message來,既然如此,你把MSN封了,他還是希望能有別的事來打擾一下自己,完全沒有打擾的狀態下~~~我想他也不會專心吧。

網路是一個奇特的工具,他很強大,可以找到很多資訊,可以給你很多刺激,也可以讓你在上面虛耗時光。就如同火一樣,怕傷到別人傷到自己,因此不要讓火出現,這樣~~~很多文明也不會是現在的狀態吧。主管的工作大多是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但是要用員工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用管理者的角度,但是~~~當你站在那樣的高度的時候,我想~~~大多數的人都忘了在下面的你以前是怎樣想的吧。

星期一, 8月 20, 2007

英文名字

今天在電子工程網站裡面看到一個討論『為何在公司都是用英文名字稱呼』,當然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不同的論點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我看到一個有趣的論點

叫全名→顯得生疏又有點頤指氣使的味道;
叫名→顯得有些親暱、熟稔,偏偏和自己走到這種地步的同事少之又少;
叫英文名→和同事間的距離似乎恰到好處,介於生疏與熟稔之間。
出處

對於怎麼叫一個人是件有趣的,還記得我在大學的時候,對於社團裡的朋友大多是叫名不叫姓,所以常常會有要寫一個人的名字的時候問半天某位學弟學妹的姓這類事情,大家也很習以為常的互相叫名,當然不熟的學弟妹就叫學長摟。名字是代表一個人的稱謂,用這個音節的組合你可以很快的知道我們談論的人是誰(比『昨天我們下午2點在樓梯口看到那個穿Van HalenT恤的學弟』來的快吧~~~ㄏㄏ),至於要不要連著姓倒就沒那麼講究,因為我是個懶人,因此我大都不加姓(一個音節也懶~~~夠了)。

在上面的論點裡面,加上姓名稱呼一個人有指使的意味,而不加姓又太過親暱,我不知道這樣的論點對或不對,不過似乎有點道理。基本上我是個沒大沒小的傢伙,因此大多數職場上的人我都會直接叫名字(不過我常忘名字~~~ㄏㄏ),所以其實我覺得我還挺容易跟人相處的,省去姓的稱呼似乎有點感情較好的效應(不過缺點就是會被覺得沒大沒小)。至於英文名字,我個人其實還挺排斥的,或許是長久以來的職場環境都希望用英文稱呼,所以好像你知道一個人的英文名字而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是在告訴你『Hey~~我們談談公事就好,其他我私人的事,你少管』,所以我不喜歡知道英文名字,因為那會讓我覺得你很防衛。

職場上的英文名字其實以前還挺困擾我的,每次去新公司被問我叫啥名字,只要我一報上中文名字,一定會有一陣尷尬,所以我開始用了最菜市場的英文名:Sam。但是只要你問我的朋友,應該是沒有人知道Sam代表的是我,所以下次當你聽到有人叫我Sam的時候,沒有錯~~~
他是我的同事;當你聽到我的名字的時候,他是我的朋友;當你聽到『死孩子』的時候,他是我兄弟~~~ㄏㄏ。

星期四, 8月 16, 2007

為何要吃飯

小時候如果大人問你『為什麼你要吃飯』,相信決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因為肚子餓了』,這原本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但是想想在這個現代化都市,真的是這樣嗎?

有時候我早上會早起運動,但有時候會賴床不想去,一般這個時候我會去公司吃早餐,我到達公司的時間大多是9:30~10:00之間,因此早餐吃了後,中午吃飯時間通常是不會餓的。但是到了那個時候,似乎大家都必需要去吃飯,因為這是『規定』你吃飯的時間,盡管你並不餓。

因此吃飯這件事情由基本的生理需求變成了一個文明世界的遊戲規則,當一件事不在只是需要的時候,人們往往就必須有更多的誘因來迫使自己做那件事(由需要變成想要),因此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簡餐店及各式小吃總是林立於園區附近,而人們總是抱怨沒有好吃的,於是乎更多有的沒的餐飲店一直不斷的開。

在No-Impact Man的概念中,人應該儘量減少對於環境的衝擊,應該把行動回歸到需要的層面,好好省思自己是否真的想要那些,那吃飯這件事是不是也應該一樣呢?當你肚子餓的時候,吃飯我相信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就是吃飽,但是如果你不餓呢?那就要吃好,但是為何不餓要吃飯呢?或許我們都該像我在『來自石器時代的女孩』這書看到的,就算作者回到文明的世界,他也是『肚子餓才去吃飯』,這樣的生活方式或許更是自然吧。

星期四, 8月 09, 2007

身處偏遠的科技公司一定倒

昨天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突然說要找我吃午餐(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為何他突然想到找我吃飯),一陣的閒話中度過了這頓飯;在席間的時候,我們談到了以前待過的公司的位置,有的很靠近市區,有的非常的偏遠,當然各有各的好與壞。

我想大多數的科技公司都在很熱鬧的地方,我們通常稱它為『園區』,一個園區代表一個產業聚落,為何要把同質性的產業放在一起,我想這是方便於業務員的往來,因為他們要常常在很多公司間跑來跑去。在跑業務的眼中,時間等於金錢,因此一間地處偏遠的公司等同於先天上開始賠錢。

我會覺得這很有趣的原因是很多科技公司都號稱工程師與設計人員是他們最重要的,這些人的工作有時候還真的挺需要放鬆一下的,我常常覺得當我一直看著電腦螢幕一整天後(好啦~~我自己承認,我大概2小時就開始屁股癢),我會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如果你可以看到遠方的山,山裡的樹林,甚至從樹林中飛起的鳥,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很能讓你放鬆呢。

有人會說,這行不通,因為你要找資訊呀,所有大型書局都在市區熱鬧的地方。我們說實在的,你有沒有發現台灣所有的科技園區都有一個特點,附近一定沒有大型書局,我想書局對於市場一定做過研究,不難發現在上班的地方的人平常是不會出來看書的。歐~~~不要罵我,我不是說這些工程師與設計者不看書,而是~~~看書這種浪費時間的事,老闆通常會要求你回家做。

我曾經看過一個很有趣的文章,作者是一個設計工作者,每一次當他的手指沒在鍵盤上飛快的打著東西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在發呆,有次老闆受不了問他,你為何上班都在發呆,他回答『我在思考』,老闆回他『你可以回家做這件事嗎』。我想思考對於設計者而言應該就是工作本身的意義,但是對於管理者而言,這卻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事,因為對於業務人士來看,忙碌才是等同於工作。

因此台灣在園區工作的工作者,都很習慣上班的時候努力的盯著螢幕,發出很多鍵盤的聲音,儘量不要離開辦公室,中午最好趕快睡覺(把昨晚打電動或是看電視犧牲掉的睡眠趕緊補回來),下班時間到了,頭也不回離開這傷心地。因此~~~園區哪裡需要書局,因為根本沒有人會來看書。

而且,在這個網路的時代,相信很多工程師都把找書的動作改為用搜尋引擎了,因此園區也可以不用考慮到這些,只要網路的速度無限快,一切都可以很自然的運作。今天有另一個朋友跟我說『你真是離不開網路耶』,因為其實我也是一個網路的大量使用者,經過多年的訓練,我已經習慣快速的在網路上找到我要的資源(不蓋你~~~甚至尋人~~~ㄏㄏ),但是我卻是一個很喜歡晃書局的的人,因為在網路上我的動作是獵殺,我鎖定一個獵物,然後找到他,kill it....ㄏㄏ,沒啦,是吸收進來。但是我覺得在書局的動作像是採集,到林子裡面看看今天有啥果實,有哪一種可以吸收就放進籃子裡,根本也不知道會找到啥,我還挺喜歡這漫無目的的搜尋(也漫無目的的花錢~~~ㄏㄏ)。

因此產業聚集的動作對於業務是有益的,但是營造出來的環境我覺得對於需要思考者卻是不利的。怎麼會扯到這勒,因為席間我跟我那位朋友說,如果有軟體公司開在烏來山區,我就去那邊上班,這位朋友馬上回答我,這間公司保證兩個月就倒,我這位朋友想當然也是業務,只是他也曾是工程師,換了一個位置,想法~~~我想就不同了吧。

星期四, 8月 02, 2007

你可以往裡面坐嗎

常常在坐公車的時候,我都是屬於那種比較不喜歡跟人家擠的那一種,也就是說,當大家搶著上車的時候我通常會讓這些很急著人先上車。其實這也沒有啥關係啦,如果不是尖峰時間的話,大部分還會有位置坐,但是如果你仔細看一下車上被坐掉的位置分佈,你會發現一件很令人生氣的事。我可以接受每個人基本上不喜歡跟陌生人同坐的想法,因此大多數人會選擇都沒人坐的位置,但是當每一組兩個一組的座位都有人的時候,後面上來的人就必須要跟陌生人同坐。這時你會發現,每一個還有一個位置的地方,那個先坐的先生或小姐一定是坐在外側的位置,而留下靠窗的位置。這有點在宣示著『我不歡迎你同坐』,如果你要坐那個位置,很多人甚至動也不動,你要在移動的公車中越過一個人到靠窗的位置,是一件很具有難度的任務。

我常常覺得這個城市的冷漠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地步,這種稍微替別人想一下的事情,在生活中是如此的罕見。有時候你給人家一個方便,得到一個溫暖的笑容,這樣你的一天不是也過的特別愉快嗎?下次~~~當你先坐到一個雙人座位時,可以麻煩你往裡面坐嗎!

星期三, 8月 01, 2007

捷運舞者

那天我在古亭站等著轉往新店的捷運,大多數的人都是發著呆看著前方,年輕人大概是聽著iPod或是玩著PSP。這個時候有一個中年老伯伯,他穿著正式的白領族服裝(白襯衫加上西裝褲),手裡還拿著一個制式公事包,他走到等候線後,放下手上的公事包,一個人自顧自的練起跳舞的舞步。

很多人都對他投以詭異的眼神,他卻依然自在的練習著,或許他跳的舞一點都不吸引人,或許一位中年老伯伯在捷運練舞是件詭異的事,但是我突然覺得好感動,人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因此總是在公開場所演起大家希望看到的樣貌:一樣的茫然,一樣的冷漠。這位先生沒有影響到別人(那時古亭站人不多),卻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快樂的練習著,或許他年已中年,但卻散發著比年輕人更多的活力與青春。

一直微笑的看著他練習,覺得人生根本沒有那麼多的不順利,一切的自在都存在自己的心中,對他來說快樂是多麼容易達成的任務呀。這冷漠的都市,或許需要更多這些捷運舞者來融化它吧。

星期一, 7月 30, 2007

絕對的好人

那天在朋友MSN的暱稱上看到『沒有絕對的好人』,突然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長久以來我就不喜歡好人壞人這類二分法的將人定義,因為你很難去定義一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好的定一如果是『利他』而不『利己』的行為,那麼人多多少少會做點利他的事,或許對你而言無關緊要,但總會有人得到溫暖。『絕對的好人』最有趣的是絕對的概念,你怎麼定義絕對呢?我想用語言來說叫『放諸四海皆準』吧。那麼一個絕對的好人的定義應該是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對每一個人都有利,我想這麼樣的一個人只存在一個地方:天堂。

我覺得每一件事都是fuzzy的,所以好與壞這種binary的概念很難用來定義世上的事,在東方世界的正義可能在阿拉伯國家是完全無可容忍的,更不用說把原始叢林的法則拿到西方世界來評斷。所以,有沒有絕對的好人:有~~~那人是上帝,對於我自己而言,做一個絕對的好人是一件不合乎邏輯的事。你會幫助一個人,或許是因為你覺得他很親切,或許在你心深處對某種行為深惡痛絕,或許那天你只是沒事可幹,或許你喜歡那個人,也或許你討厭他的敵人。這都無所謂,在被幫助的人的世界裡,相對來說你是個好人,至於絕對的世界~~~留給哲學家與宗教家去辯證吧。

政策殺人?冷漠殺人?

前陣子因為大赦了許多低刑期的受刑人,因此導致了一些出獄的受刑人在犯的問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大概就是被打死的副教授這一件吧。我不知道這樣的特赦是不是一個好的政策,因為在監獄容量已經無法負荷的前提下,似乎也是一個方式,我想問題是為何我們這個社會有那麼多罪犯吧。

這件事後一堆的節目與新聞不斷打著政策殺人的標題,努力的做著各種新聞與評論,但是當我看著這些新聞的時候,尤其是當我知道還有目擊者的時候,其實我很無法理解。如果這位副教授是到一個無人給予協助的地方,那真的是非常遺憾,但是現場其實是有其他的人的,或許因為害怕也或許因為不想惹麻煩,因此這位副教授就這樣被活活打死。

這種事情我相信在台北已經是常態了,這個社會的冷漠已經到了一種匪夷所思的地步,其實我自己還算是個挺愛管閒事的人,但是往往會被父母、女友給教訓,不要多管閒事,小心惹禍上身。或許這都是愛護的心態出發吧,但是這樣一來,這個社會變得好冷漠,好沒有『人』的味道,彷彿變成在Matrix裡面禁錮著人類的機器都市,但是卻不知道保存人類真正人性的『錫安』在哪邊。

這件事情越討論越多,大家都在罵,大家都在指責,但是真正殺人的到底是那千夫所指的特赦令,還是那令這城市的天空越來越渾沌的冷漠呢?

星期一, 7月 23, 2007

Actively do things instead of just passively watching things.

這是最近我看到的一個名詞,很令人思考的主題,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裡

在 No Impact Man的blog裡面有這麼一句話:

This was a joy we found because having no electricity (and therefore no TV) forces us to actively do things instead of just passively watching things.

這篇描述了一段父親帶著小孩去看螢火蟲的事件,我們自然可以得到的快樂往往卻被電子設備所取代。現在的生活中舉凡電視、隨身聽、音響、Wii或任何其他的電子設備代表著許多人一天的生活,曾經去朋友家玩過Wii,也曾經無所事事的看著電視渡過一晚,其實到最後感受到的都不是快樂,而是一種被制約的痛苦。

我還記得站上紫薇森林的那個景觀,我還記得在蘭嶼浮潛的景色,我還記得在桶後溪孤單補胎的慘樣,但是你還記得昨天的電視說了那件事讓你大笑嗎。我忘了~~真的。自從開始騎單車後,越來越體認到快樂原本就存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用了大半的時間去隔絕自己與他的連結,然後花盡賺來的錢來尋求快樂,你快樂嗎~~~我已經不確定了。

星期三, 7月 18, 2007

化為一首歌

昨天跟一位朋友聊到自己一段往事,後來他問我,那時候有啥感覺,我的回答是Sting的Fragile。

這位朋友跟我說,當事人好可憐歐,記憶只剩下一首歌。其實我也不知道我當時真正的感覺是啥,很多時候拿起吉他開始亂彈亂唱就是我的避風港,躲在雜亂無章的旋律中容易讓自己釋懷。在某種特別的情況下,有某首歌會剛好觸動你那時的心情,因此多年後,這首歌就會引發你那時的感覺,至於是啥感覺,我也說不清楚了。

這樣很悲哀嗎?我也不知道,如果有人的回憶中有我的話~~~那把我化成一首歌不是也很美~~~你覺得呢?

星期五, 7月 06, 2007

Man's talk

上星期我們的浪子德宏兄終於投降而步入禮堂,我們這些舊社團的老朋友當然也要下去聚聚。婚禮自然是辦的很棒,大家也吃的很高興,當然也喝了點酒(當然沒有跟老學長喝的多摟~~~ㄏㄏ),因此我們這票人也不急著回北部,全部擠到我家睡一晚啦。

自從畢業後其實大家比較少聯絡,更精準的說法是,畢業後變成比較少,有人有女友後變得更少,更女友結婚後變成一點點,有小孩後~~~(我想大家知道答案),因此這難得的機會就晚上聊開了。從工作問題到陳年往事,從往日情懷到現在的生活,很多事情我想你一輩子可能也不會跟另外的人講,但是在這種場合好像就無所謂,一些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講了~~~ㄏㄏ。或許是因為以前都是太好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任何利害關係,或許是知道大家分開後又是百年不聯絡.......。但是,真的是大家講了不少話,或許也釋放了很多的壓力。

說實話我還算一個挺愛講話的人,但是我只講有興趣的話題,工作多年後,發現同事間的話題大多是公事或是八卦,其實很少真的有我有興趣的話題,所以我在很多待過的公司同事中應該都是那種酷酷的只講幾句話的人(有人看不下去吧)。有時候真的需要一個可以講話的環境,沒有限制(這是指老婆或女友不在),沒有壓力(這是指講錯話不會一陣沉默,會有一陣OOXX),大家很舒暢的把話聊聊,對所有的事沒有啥幫助,卻是讓我覺得有種快樂的感覺。

真是難為一路陪我們沒啥插話的學弟(我知道~~~是我們這一屆太愛講話),下次....大家再來Man's talk吧。

星期三, 7月 04, 2007

生化人

記得之前看過有人戲稱那種無時無刻藍牙耳機帶在耳朵,全身上下的電子設備多到變成身體的一部分,某種程度上他們也變成與機器共生的生化人。我今天注意了一下,其實還真的不少耶,我自己也有藍牙耳機,但我總是戴不住,連開車的時候我都不想戴(我要聽音樂呀)。但是你如果注意看的話,很多行人或甚至是坐在咖啡廳裡面跟朋友聊天的客人,他們的藍牙耳機都還是戴著,或許是炫耀吧,但那不是給人家一種很突兀的感覺嗎。

自從我搬到現在這比較便宜的住處後,這邊提供的網路在晚上根本是處於斷線狀態,因此以前晚上會上網的習慣也慢慢沒了。加上現在早上有騎單車的習慣,晚上都想早點睡,所以在不同的生活形態下,有時候也覺得以前的自己是個被科技綁架的人類,似乎晚上不上上網看看電視(電視是另一個我想關掉的現代科技)都不知道要做啥。

好像現在的我沒有那麼喜歡IT產業,或許是因為從Linux走到Windows的轉變讓自己熱情不在,也或許是年紀大了不在那麼有熱情。很多時候都問自己在10年後還想過這種生活嗎?或許自己真的已經從生化人的行列走出來,但在生活裡那麼多生化人的世界,自己真的能夠過想過的生活嗎?我也不知道,或許我對軟體會再有熱情,但也應該跟以前很不同的感覺了。或許生而進化才是一種最好的生化人吧。

星期四, 6月 28, 2007

你還是喜歡以前的我嗎

其實每個人都有雙重標準,不只存在對不同的人,還存在不同時期的同一個人。

我是一個不太愛看電視的人(我沒有反社會傾向歐),因為現在的電視節目常常讓我很倒胃口,但是我家的電視卻是只要有人就會開著。聰明如你應該猜的出來,我家那口子是沒有電視螢幕的刺激不知道人生還有啥事可做的人,所以我家的電視可能會開著在一些購物頻道閃呀閃,但是~~~他絕對不會休息(當然,睡覺會關,不然我應該已經瘋了)。

其實我也沒有多大的意見,反正我就是做自己的事,或許上網寫寫Blog,或許聽聽音樂(這點比較難~~雜音太多我會不想聽),或許彈彈吉他。我就是對於哪一個女明星的情史沒有興趣,對於怎麼教女孩子查老公有沒有外遇也興致不高(現在電視節目不都是這些嗎)。或許也正因為只有這些節目,往往到了廣告時間就會有一推盤問出現,一次兩次還在接受範圍,但是當變成對方口中的情趣時,那就變成災難了。

或許我正想辦法弄清楚CD裡面的吉他的Open Chord,或許我正寫著自己覺得有趣好玩的程式,或許我正查著哪邊還有有趣的腳踏車路徑,不管我在做啥,我一定不想回答『你有沒有這樣』這類的問題,或是『你上次是不是......』,我不是心虛不解釋~~~我在忙。對於這類的『忙』,他是無關報酬的,他是沒有利益的,甚至他得到的快樂還是只屬於我個人的(我想沒有人可以理解另一個人為何有時候對某一對音樂有特別的感動)。這卻變成一種不可原諒的疏離背叛,加上電視裡那些為了收視利益而大放獗辭的主持人一直講著,我的一個夜晚時光就會這麼毀了。

常常的結局是,對方鬧完了,我的心情變得很不好,又不想看這些無聊的綜藝,我就只好睡覺(還可以期待明天去騎騎腳踏車)。這時候對方便開始『你一整天都不陪我聊天』,大多數這時候我已經很想睡了。認識以前我的朋友應該覺得不太像我對吧,年紀大了不太喜歡發火,我還記得以前對方說喜歡我的跟其他男孩子不太一樣,喜歡我跟朋友相處的豪邁,但是現在卻是『你為何不能跟XXX一樣』『你都跟朋友比較好』。人因為不同的時期,真的要改變自己那麼多嗎。

當我變成跟其他人都一樣的時候,或許就是長大了是吧~~~那我~~~還是不要長大好了。

星期二, 6月 26, 2007

淚光

原本深邃的瞳孔
滲透出一抹冰晶

反射四處流竄的光影
化身為一顆寶藍色的鑚
散發著讓人屏息的燐光

低下頭去,湧出的哀愁
換化成一面鏡
映射出樣貌,發現
承受不起看見自己的擔憂

摘去那鑽吧
打破那鏡吧
因為
背後那開朗的雙瞳
才是真正的美麗

星期二, 6月 12, 2007

你真的要打老虎嗎

最近一件轟動北部山區的事就是:林口有老虎出沒,專家說大概是大型犬科動物所為,因此現在開始抓流浪的狗狗。在台灣流浪狗的問題始終都是一個大問題,我常常在騎腳踏車的時候誤入狗狗的地盤而被追殺(至今還未被狗狗得逞 ㄏㄏ),許許多多的狗狗一看就知道都是被人類棄養的,我想這些問題真正的根源還是台灣的民眾。很多偏遠一點的地方或是山區,那些狗狗都被訓練成看到人就追就叫,我想這是飼主訓練來看門的,我台南的姊夫家就是一堆兇惡的狗狗。一般來說如果有被鍊住倒也還好,但是很多飼主要的不只是看到小偷會叫的功能,而是要~~~看到小偷咬死他。

我想一般動物的本能是覓食與保護地盤,因此對於額外的體力消耗會是能省則省,但是人類往往訓練他們違反這些本能,慢慢變成以攻擊為目的的『瘋狗』。等到有一天,瘋狗咬到主人甚至是小孩,我想它們的下場不是提早投胎就是變成流浪狗,而這些狗狗的天性已經變成不自然的人為模式了。

事發的第一天,周縣長帶著大隊人馬上山打老虎(我想大隊人馬有一半是要保護周縣長吧),想當然是無功而返。雖然大家也知道現在政治人物不作秀是不可能,但是我覺得周縣長也可榮登作秀前三名了。假設,真的當天運氣好倒給他遇到老虎,應該是聽政治專家周縣長指揮還是聽動物專家指揮;如果看到老虎第一件事是抓老虎還是保護縣長,畢竟老虎跑走了不起多死幾隻羊,周老大被咬死~~~我看就很嚴重了(不過或許他想要肚子上有兩道抓痕)。

如果周縣長真的想要打老虎,不如先打打事件的元兇:棄養的飼主吧。

星期二, 6月 05, 2007

如果你當初好好讀書

最近我家女皇正準備想要出國遊學半年的計畫,開始收集資料差不多了後,想當然還是要跟父母說一聲,因此在一次通電話中跟媽媽說了。我想大多數的人也猜得到大多數的家長都會反對讓小孩去,因為老一輩的家長聽到只是去學英文,也沒有正式學位,花的錢也挺多的,大多數都會持反對意見。

後來她爸爸跟她說了『如果妳當初願意好好唸書,現在還需要這樣嗎』。其實不管什麼時候聽到這種話都有點傷人,我常常覺得人生的際遇很難去說『如果』怎樣,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時候都有別人不能了解的問題。以我自己來說,當初研究所一氣之下不唸了去當兵,說實在的也造成一些困擾,大多數都是找工作的時候,面試者要壓低你的薪資的時候,就會把這東西拿出來提。也有人跟我說過,如果你當初忍一忍不要衝動,如果你多巴結一下老師,如果你日文做做弊(反正是念資訊,又無所謂).......。

總是有無窮無盡的如果,通常我聽到這只會笑笑不答(所以不要白痴問我會不會後悔,我最後悔的是跟你討論這話題...ㄏㄏ),其實我只想回應他們一句話,如果我照著你的如果去做,我今天就不是今天的我,也不會在這裡跟你哈啦....ㄏㄏ。很多人會說如果那樣說不定現在更好,或許吧,但是很多事情誰都不能確定,誰可以保證從台大畢業就會幸福(我沒說有錢歐,他們可能真的比較多錢吧....ㄏㄏ)。

我還挺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生活的也還算充實,也不是一個每天工作的神經病,寫寫程式,騎騎腳踏車,彈彈吉他聽聽音樂,這樣的我就是那樣的過去營造出來的。而且,說如果以前怎樣怎樣的,某種程度上一點意義也沒有(除非你可以發明時光機器),因此除了你希望證明你比我聰明外(我大多會同意),別再跟我說『如果以前.....』了。

看到我家女皇因為老爸爸一句責備的話而傷心許久,我想最不知道怎麼好好溝通的有時候真的是最親近的家人,唉~~~每個人只要知道自己要的是啥,又有啥好比較的呢?有人可以拿獎學金去唸書,有人有有錢的老爸無止境的供應唸書,有人荒唐多年終於知道自己唸書,有人........。這不是都很好嗎,最終都找到自己的方式,你又何必去管她怎麼到達終點的呢?

星期日, 6月 03, 2007

甲煙的時候說

最近跟我同一組的同事要我列出我工作的內容給他,因為跟老闆開會的時候要報告,他跟我說他比較清楚其他同事的工作,我這邊他一點也不清楚。我後來想了一下,平時他們也沒有開會,上班的時候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螢幕也很少對話,吃飯的時候更是每人拿著便當到位置上喀,那為何唯一對我這邊不清楚呢?

這是因為大多數他們溝通的時間就是『抽煙』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工程師都會抽煙,說實話比例應該是很高沒錯,因此很多人當有話要說的時候便會跟同事說『甲昏啦』。慢慢的,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在抽煙區,抽煙去儼然成為會議室的代名詞。

這樣的問題是,必須規定每一個員工都必須是老煙槍,那我這種聞到煙味就受不了的怪胎,自然慢慢的跟每個人距離越來越遠,但是要我為了跟大家沒有距離去抽煙卻是不可能的。這樣的問題在主管也抽煙的時候更是嚴重,因為妳會發現很多公司的政策或是走向,只有抽煙的同事比較清楚,或是說常常跟老闆抽煙的同事。

抽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為大家都同意抽煙不好,也因此形成一種特殊的共犯結構,抽煙一族總是感情特別好。不過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抽煙,應該換點大家都會做的事來凝聚不是更好,或許,有事大便的時候再說比較好吧。。。。無言

星期三, 5月 16, 2007

對微小事物的注意

今天看到MIT的John Maeda的簡單法則blog,裡面他有提到他之前來台灣的時候,看到的一個東西:郵箱。沒錯,他注意到我們的郵箱上面的英文對於限時郵件與一般郵件在英文上的使用,對於設計上可能引起不正確的聯想。

這其實是一個小事情,但是我覺得真的了不起的是這位了不起的設計師對於生活中細節的注意程度,我們都很少去注意到一些小事物,但是往往這些小事物卻變成一個設計上的失敗,我不是一個設計師,但我深深感覺一個好的設計對一個產品的重要。

也或許因為他能累積這些對微小事物的思考,才能真正領悟出簡單的真理

星期三, 5月 09, 2007

不做台灣市場

今天在搭電梯的時候,聽到了兩位先生的對話。一位看起來應該是主管級的先生說『我只要聽到target market是台灣的生意,我就不想做,因為市場太小,努力與回報差太多』,當然另一位看來是屬下的先生自然連聲贊同。其實相同的言論在我所有的職場生涯一直出現,我始終不是業務相關的工作,因此對於『市場』這個東西了解不深,但總要面對產品這個東西吧。

發現很多人都會抱怨台灣這個市場不好,如果是人太少的問題,我想這是無解的(台灣島人已經夠多了吧),我比較好奇的是,很多做出這種論調的人所經營的都是百人以內(百人誇張了點,30人以內吧)的小公司,這些公司的基本薪資支出其實本來就比較低,因此我想養活這間公司所需要的市場應該不至於要搞到全世界吧。因此我不了解為何市場太小,或許是每個人都想成為郭台銘吧,但是我相信郭董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應該不是要成為郭董吧。這些公司其實大多數都以結束的命運走到最後,因為涉及到一個國外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可是一件除了產品好壞外有更多其他考量因素。我想起之前一位創業的老同事他學長跟他說的一句話『你們公司最好的下場就是讓另一間大公司合併』,我這位朋友的公司當然也是『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的典範,但是員工人數根本不超過30人。

有人抱怨台灣市場不像韓國市場那樣多元,但是這涉及一個很有趣的邏輯問題,一個有創意的產品會改變這個市場,進而讓使用者發揮出更多的創意,但是一個做產品的人卻希望他的使用者先擁有無盡的創意與接受度,進而使用他的產品,這不是一個很反過來的思維嗎。在地化的科技不見得適合另一個國家,一個在地文化的創意也往往套用不上其他文化,因此要去做國外的生意原本就是一件不簡單的工作。理解當地的人文與習慣,才能發明出一個簡單又好用的創意產品。最了解這塊土地的企業,卻往往決定放棄這些優勢,進而進入全球大市場。台灣人不是對這些創意產品沒興趣,而是這些創意很少是針對台灣的需求而設立,因而你拿了一個不適合的產品給某人,當他不喜歡的時候,反而是這人缺乏接受度,多麼奇特的一個論調呀。

幾乎所有的這類公司都鎖定一個市場:中國大陸。政治上的對立先不論,至少當地的文化特色已經與我們相當的不同(說實話某種程度上台灣接受日本的文化影響更重),更加上這塊市場是全球兵家必爭,因此難度更高。我不是說這些公司技術不夠,反而很多事最後的成敗因素不是技術,更多經濟的政局的商業考量上的因素往往更加重要。台灣當然有很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我要說的只是啥屁股坐啥馬桶,一再看到一些小公司(是小公司不是小企業歐)夢想成為另一個鴻海,卻往往在幾年後因為原本支持的金主失去耐心而失敗,或許一切從適合自己的地方開始,才是最適合的市場吧。

星期二, 5月 08, 2007

寂寞的台北外地人

今天看到漂流。島嶼blog裡面的一首詩

首都一隅

誰說的話並不重要
問題是否對著我說

我在公園坐著
我在街頭漫步
我在窗台等待
我在世界呼喊

行人看了腳看了樹看了飄雲
就是沒看見我的身影

我開始懷疑
這裡只有首都和我
或是
台北是個孤單的首都


我想這樣的心情是很多在台北工作的外鄉客所都有的
台北是個很奇怪的都市
由很多孤獨的個體與台北單獨存在
(所以是不是在抽象意義上也有很多個台北城呢)
我常常覺得像原住民他們還有根可以追尋
希望回歸中國的人有夢中的家鄉可以追尋
那我這種覺得就該留在台灣的人呢?

多少年的文化衝擊下早已經不太清楚自己的根
心中對於鄉土的憧憬也隨著都市的腳步被逼入更深的心中
或許我們就如Bob Dylan所說的那種失了根的漂流的一代
找不到過往也看不到明天

扯遠了.....這真是一首好詩呀......

星期二, 5月 01, 2007

寧靜的代價

最近換了個地方住,主要是考慮之前住的地方房租太貴,因此換了一個比較便宜的地方。地方小了點,另一個問題是環境吵了點,卻因為這些因素使得房租便宜很多。這點不僅讓我想到在這個繁忙吵雜的社會裏面,我們為了寧靜付出多少代價,每個發明都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為了交通便利造出條條的大馬路與汽車,為了資訊流通有了電視、電信、網路等等,卻也相對使我們的生活慢慢的少了那麼一點『寧靜』。
為了獲得我們本來就有的寧靜,開始發明隔音設備,開始規劃鬧中取靜的建築,開始出現遠離都市的寧靜假期。其實反過來想想人這樣也挺矛盾的,或許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要的是啥,也或許如段義孚的逃避主義所說逃避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在幾天的辛苦搬家後終於慢慢就定位,也慢慢習慣路上車流的聲響,看著自己丟掉的那一堆垃圾,真的覺得很多東西並不是因為需要才買,之前看到『無消費日』的活動其實並不能真正體認到那精神,卻在自己的一次搬家了解到,認清『想要』與『需要』真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不只是幫自己省錢而已,而是每次的消費無形中便造成一種環境的傷害。
前陣子朋友blog的文章提到高爾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其實全球暖化的問題早就已經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或許妳可以期待有新的科技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個人欣賞在公視我們的島節目中聽到的論點,改善全球暖化最重要的不是去發明新的科技,而是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說的多不如做的多,我們每一個人真的可以為全球暖化出一份力。所以現在雖然我住五樓,但只要我沒有帶著腳踏車,我一定走樓梯不坐電梯(不是我不願意練體力扛車,真的是扛著車無法通過樓梯間....ㄏㄏ),上班我早就騎腳踏車了,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消費,儘量把不需要的燈關掉。我想慢慢的自己才能從中得到真正不用代價的寧靜吧。

星期三, 4月 25, 2007

職業VS興趣

自從退伍之後,自己決定在linux這個領域裏面工作,一方面真的覺得這個作業系統挺不錯的,但最主要還是喜歡Open Source的精神。絕大多數的Project只要妳願意,都可以好好的去K原始碼,因此從中有著許多的樂趣,在這幾年確實也學了很多東西。

之前看過一篇blog文章,裏面提到不要把妳喜歡的當成工作,因為工作中總有太多其他的因素,而一件妳喜歡的事情遇到這些有的沒的,或許會讓妳更無法忍受。其實想想也頗有道理的,想想我這幾年在工作上也確實得罪不少同事,更甚至我相信許多主管都被我列為『很難搞』的人物。

最近我轉換了一份工作,我終於也妥協了,我回到了那個『邪惡帝國』的世界,從GNU compiler回到VC的環境。除了習慣的問題外,目前還挺受不了當我遇到很多東西不懂時,在這個世界裏面把事情搞懂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把工作完成(就算妳根本不知道為何OK)。

想到之前面試的時候有一個面試官問我:『linux那些open source的project都有code,只要有時間看就好,而windows的工程師卻要用hack的去處理,因此功力比較高強』。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沒錯,但是重點是誰強誰弱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在自由的世界裏面,『有趣』的考量往往是優先考量。我相信去做一件不先理解一直嚐試的工作對我來說並不有趣,所以現在我還是喜歡open source的運行方式。

目前的產品是手機相關,手機的solution大多是chip廠商提供的一些turnkey solution,好處是快速的開發,壞處是很多地方妳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啥。其實這種情形在系統沒有問題的時候大多可以運行(不過缺點是大家的產品其實都差不多),但是當系統有問題或是妳希望系統運作的方式有些改變後,噩夢就此開始。因為除了嚴重缺乏文件外,這種情況通常都是火燒屁股,因此大多數的工程師就在這噩夢中度過一次又一次的專案。

在這種不屬於興趣的工作中,卻是使得自己根本無法像其他工程師一樣以公司為家(好啦!以前也沒有),看著其他的同事如此拼命的待在公司,有時候真的覺得有點罪惡感,不過還真的待不下去。所以目前每天的下班時間都變成一個尷尬的時段,我喜歡騎著腳踏車慢慢回到家,彈彈吉他聽聽音樂,看看有趣的節目,上上網寫寫blog甚至在寫寫code也很快樂,但.....就是不想在公司....ㄏㄏ。賺錢vs好玩或許對一個人來說真的是長大的分野....我還....真不想長大呢!

星期五, 4月 13, 2007

下班、不下班....It's a question

到了新公司上班幾個星期了,現在工作的地方比較遠一點,因此大多數時候不想太晚走,總覺得晚上的時間還可以做點啥事,不喜歡那種回家就是睡覺的生活。因此大多數到了下班時間,我就會開始準備把今天的工作整理,然後準備下班。慢慢發現,我大概都是最早走的,其他同事似乎還沈醉在『上班的喜悅』中(好啦,或許並沒有....ㄏㄏ),有些也要下班的同事,大多把頭低低的,偷偷地小小聲的走,那種動作跟作賊差不了多少(也唯有我這準備落跑的人有空欣賞人家的輕巧動作)。
我想到那天跟同事吃飯,他說到『我們作研發的,本來就是長時間待在公司』,還說到以前的女朋友都因為這樣而分手;我好好的想了這件事,我的看法是,工業化與資訊化原本是要改善大家的生活,換句話說,應該是要過的更愜意、更有空閒去享受生活。但是現在似乎大家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一直在犧牲每天的生活。聊回研發的工作上,我常常覺得我是一個腦袋會當機的人,當我已經不想動腦的時候,會趨向腦死的感覺(很多次歐,我家那口子可以作證....ㄏㄏ),我相信很多靠頭腦設計的工作者也是這樣。因此,在那多出來的加班時間中,我很好奇工作者的腦袋有沒有在運作,還是讓一個不願意動的腦看著螢幕,想著床舖。看看現在加班最嚴重的一些產業,我想應該是資訊研發與設計相關,不知道為啥會這樣,我常常覺得如果是懶惰的原因那加班也就認了,但是想不出來怎麼作,加班真的有用嗎。我覺得不如去書局走走,或是去聽場音樂會更有幫助。
現在,我每天都在思考下班的timing.....
或許,下班最好的timing就是....腦死的那個時候....ㄏㄏ

星期三, 4月 11, 2007

春天的吶喊? 吶喊啥?

隨著春節假期過去了,終於嚐到返鄉車潮(因為我大多提早或延後走),台灣南北不平衡的現象再這些時候看的最清楚。在春節假期的時候有一件年輕人的盛事: 春天的吶喊音樂季。還記得最早以前的春天吶喊是一些愛好音樂的朋友因為響往國外的音樂節慶,因此也舉辦了一個台灣類似的活動,當初要去春天吶喊表演我記得還要先寄自己的表演錄音帶給主辦單位,她們會評估你是不是具有上台表演的實力。
我去過第三屆的春天吶喊,我覺得在那時候的春天吶喊可以看到全台灣玩音樂的朋友,可以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北部團與中部團(我那時還在台南)。有著期待去看一場音樂會是很棒的享受,尤其又在美麗的墾丁地區,要說這場音樂會在吶喊啥?我覺得那時候的春吶或許可以定調為對於台灣音樂環境的吶喊吧。因為非主流流行音樂再台灣實在很難生存,這樣的聚會一方面聚集音樂同好的心,另一方面也向主流媒體嗆聲,你們不給我們舞台,我們自己製造舞台。
看看今日的春天吶喊,毒品氾濫不說,已經變成清一色的電音大會師。我不喜歡電音,但我決不會覺得電音不好,我覺得不好的是,這個表演已經喪失了她最初的意義了。電音絕對是目前音樂市場的一個主流,她是最不需要吶喊的一種音樂,我不是說她不用鬼叫,我是說她的聽眾眾多。以往的春天吶喊也有電音,但那也絕對只是其中一些樂團的型態,不會是全部,你還可以看到Rock, Funk, Jazz......等等。後來我還去過一次,我記得是第5屆吧,那個時候原本的篩選制度已經取消,反而是一堆剛練團的小朋友秀自己的舞台。除去她們的勇氣不說,表演實在非常不精緻,因此我再也沒去過了。如果春天的吶喊不再是向主流媒體吶喊,不再為檯面下努力的加油,那她要吶喊啥呢?

星期五, 3月 23, 2007

誰是誰?

今天中午走在路上的時候聽到後方的一群人的對話,其中一位對另一位應該是剛到那間公司報到沒多久的人說:"妳很誇張耶,妳都到公司好幾個星期了,還不認識所有人的名字"。然後我聽到他們開始討論譬如說X樓的XXX等等,看來這也不是一間10幾人的小公司。

我想到我自己也是一個非常不善於記憶人的名字的傢活,尤其是跟我關係不是很多的同事。這裡的"關係"我並不是說"利害關係",我想有利害關係的同事應該大家都會把名字與臉記住,我指的關係常常是有沒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關係。很多時候對於那些我不感興趣的議題我通常不太想加入,所以常常一些人的名字久了因為不常講話我就忘了,基本上我並不覺得如何,就正如妳忘了我的名字一樣,我覺得還好。但是似乎很多人覺得把每一個人的名字記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這讓我想到在過年的時候,當親戚出現的時候,長輩就會開始說『要叫人呀,不禮貌』但是歐.....這些百年沒見過的親戚我還真的叫不出稱謂,大伯、二伯、大叔、二叔、大叔公、小叔公、大嬸、大姨媽、小阿姨.........通常我都是一個頭兩個大。每次招呼完後,這些親戚就開始談論他們鄰居或是親戚的親戚的事,My God.....我根本無法跟他們對話...ㄏㄏ。因此就了自然知道她是我親戚,但是.....他是誰....我不知道。

同樣的狀況也在公眾人物之間,因為我從事資訊產業,常常新聞出現某某大公司老闆的名字的時候,如果我說『他是誰』,通常所有人都會投以不可思議的眼神。問題是我為何需要知道他是誰,或許妳很崇拜他的經營理念,所以妳把他的名字記下來,但是我的經驗是,往往妳問大家,妳為何要記住他這個人的時候,我想大多數人都是說『妳不知道他暴有錢歐』。是呀,但是.....關我屁事。相同的娛樂明星也是,很多明星我都叫不出名字,也會讓很多人覺得『吼~~~妳很無趣耶』,因為我對這些人真的沒有興趣呀,如果我看到Pat Metheny或是Jimmy Page的臉我會叫出名字,因為那是我有興趣的東西,我相信很多不玩吉他的朋友應該叫不出他們的名字,我並不會覺得這些朋友很誇張,那為何我不認識Rain或是哪些台日韓藝人是誇張呢....ㄏㄏ。

恩,別再問我『妳知道那個人是誰嗎?』,我只想問自己『我知道自己是誰嗎?』。

星期三, 3月 14, 2007

殘蝶

早春,大雨過後
揮動著殘破的翅
飛舞於鋼筋水泥大樓旁的一抹綠

路旁,車來人往
小雛菊間蜜的找尋
沒有心思注意吵雜的機械巨響
沒有空閒看看那被蒙上一層灰的都市

為了生活忙碌,卻依然美麗
因為
儘管翅已殘破
我依然擁有飛行的能力

2007.03.14 於新店工業園區旁

星期一, 3月 12, 2007

CTO

在資訊公司上班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詞不陌生
CTO =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中文應該是叫技術長吧

因為我不喜歡大公司的很多規定,加上臺灣大型IT公司的加班文化實在很誇張,很多甚至不成文規定晚上10點之前不能下班,我實在不喜歡那種沒有品質的生活,因此我大多是選擇小型的公司就業。很多小公司都夢想成為威罷一方的大企業,因此都會跟大企業一樣,設立所謂CTO的角色。但是有些小公司的CTO卻讓我感覺是知道一些些技術或是8百年前是技術人員,我並不是說現在不是engineer的人就不能是CTO,但是最起碼他必須對於技術有些概念,而不是一個聽報告完說『好,我們就這麼做』或是『我覺得這樣不好,妳在想一個,明天跟我報告』。

當然,去研究方案給上面高層是員工應該做的,但是這位"長"字輩的長官,字義上他是要做技術指導的,但是常常必須要花很多時間跟他解釋這些技術,等到他終於『好像』懂了之後,他便開始指導妳要怎麼寫程式。這些技術指導長官都用他在當工程師那個時代的觀念與作法跟妳指導,卻不知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很多,工程技術也差異頗大。因此,造就很多工程師私底下猛戳小草人,整個project也不知道問題在那一直空轉。

或許妳會說長官都是這樣,但是如果是一個CEO以營運的角度來指導妳工程的方向,我覺得對我來說一切都是OK的,但是如果以技術角度要去思考與指導,CTO就應該了解技術。為何講了一堆有的沒的呢?因為今天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技術指導,公司裏面有一些linux server,最近MIS跟技術長報告說因為有一台機器的顯示晶片沒有X的driver,所以X server跑不起來,其實這問題應該很好解決,因為這server並不需要硬體加速功能,只做很簡單的顯示,因此改用VESA的driver應該是可以跑起來。但是我們的CTO給的指導方針是

X server跑不起來沒關係呀,用vnc client連進去跑遠端桌面就好

瞬間有種被打敗的感覺,他不知道vnc server就是跑在X server之上嗎,連X server都跑不動了,vnc server怎麼跑。當然很高興他聽過vnc這種東西,不過.........這樣的指導是解決問題還是增加問題呢?

星期四, 3月 08, 2007

入錯行了嗎

最近一個人跟我說『妳覺不覺得妳好像入錯行』
他這樣跟我說是因為我跟他聊到自己平時喜歡聽音樂、玩音樂、看設計的書、看藝術相關的書。加上我又一付不修邊幅的外觀(這是不得已的呀,已經長這付鳥樣子了,也不用太重視外貌),因此他會覺得我為何當初不往娛樂事業走。
說真的,在我很頹廢的大學生活最後,我其實真的很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那時候的我瘋狂的玩樂團,也不知道該走的路為何,只覺得徹夜彈吉他的感覺很好。但是面臨畢業的壓力,真正面對未來的生活的時候卻開始充滿不安,玩音樂是我喜歡的一件事,但是在現今的臺灣音樂環境裏面,要以音樂為生卻是需要很多的勇氣的。別跟我舉例說那些天王天后的收入,他們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而且在臺灣要靠音樂賺到生活的其他條件很多(別忘了我的鳥樣子 ㄏㄏ)。所以妳說那個時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不知所措的年代,或許是缺乏勇氣,或許是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不管如何,最後決定把這股對音樂的喜愛放入心中,開始了我寫軟體的生活。
每每聽到一些決定走音樂的朋友或學弟有了成就,除了替他們高興外,心中總有一點愁帳。當然,有更多的朋友過的並不好,很多時候其實更佩服他們的勇氣,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更知道夢想的意義。
如果妳問我後不後悔,其實現在的我很少想到後悔這種事,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由每一個抉擇所決定,但也由所有經歷所構成,已往的熱情對我來說是個很棒的日子。或許從新選擇我會做不一樣的決定,但是現在的我要繼續做下一個決定,因為唯有這樣生命才能繼續。
不知道我是不是一個好的軟體工程師,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入錯行,日子要繼續下去,我的職業是在人生中不斷做選擇吧。

星期一, 3月 05, 2007

事後諸葛亮

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風水命理等等的『高人』對於一些時事發表高論,最近的一次大該就是民進黨四大天王公布參選的時間,呂副總統原本根據某台電視台的『準確內線消息』說是要在3月8號公布,這時候就會有一些高人出現說呂附總統會選這天因為這天的運勢如何好,就是因為配合黃道吉日這天是最好的一天。可惜我們呂副總統最後決定在6號公布,這時這些高人又出現來說3/6這天才是最高的黃道吉日,他代表著皇帝登基之日。
類似這種的新聞我想大家應該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舉凡某某家庭官司纏身,掏空案,公司業績下滑...,總是有很多事後諸葛亮跑出來說『我早就知道會這樣』。估且不論這些高人的『法力』是真是假,在科學上關於預測這件事是有很嚴謹的定義的,譬如說準確度應該有多少,能正確預測出來的時間離事發時間是否為有效,是否有其他關連導致預測原因.....等等,如同地震預測一樣,妳如果在地震前5秒鐘告訴我地震要來了,我想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更何況這些事後諸葛亮是在事情發生後才做出預測,打著天機不可洩漏的金鐘罩,老是在電視新聞中出現。
或許真正該打屁股的是電視新聞節目吧,因為命理的風行,每每遇到一些事情,就開始訪問這些命理人物,我想這是因為這是最不用動腦筋的做『節目』方式。我們的新聞已經變成綜藝的經營方式,這樣確實是很令人感到痛心的一個媒體。
關於趨吉避凶的中國命理,我想並不用去徹底否決他,如果他可以帶給妳一些正面的思考,或是對於困境的一些安慰與信心,他也是具有正面的意義。但是這些事後諸葛亮,真正有利的大概就是『我很準吧,快找我算命』,如此沒有道德的人,如何能知天命呢?

星期四, 3月 01, 2007

年獸

多年前
有隻獸每隔一年來襲
帶來荒蕪的恐慌,吃掉未來的希望
因此
我們放出各式火光,發出各式聲響
趕走心中的恐慌,累積心中的溫暖

多年後
又來了一隻獸
富足早已太多,未來依然看不到希望
因此
我們再次放出各式火光,再次驚動暗夜
卻趕不走心中的空虛,早已經沒有溫暖

獸走了
只留下景美溪旁的鷺鷥
看著滿地的煙火殘屑與殘渣
牠想著
誰來幫我趕走我們的獸

2007.03.01 於 景美溪旁河濱公園

星期三, 2月 28, 2007

我討厭年終獎金

不要誤會,我不是跟錢過不去的世外高人。
從以前我就很不喜歡年終獎金這種制度,因為根據他字義上來看,他應該是屬於"獎金",也就是說是在妳平日薪水之外根據妳一年的辛苦多給你的一點獎勵。但是我們看看今日的年終獎金是這樣子嗎?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找工作面試的機會(好啦,可能我比你多一點點...ㄏㄏ),在面試的時候主試者通常會跟妳說"我們保證13個月",也就是說"我們會有一個月年終獎金,所以妳每個月的薪資要考慮我們有多給妳一個月,不能用12個月算歐"。這樣的算法已經把年終獎金變成薪資的一部分了,或許妳會覺得沒有差別,但是深入去想想為何一定要這樣處理薪資呢?或許資方希望用這個方式讓員工不會轉換跑道,有多少人都有『領完年終再走』的想法,所以大多數的公司會在年中的時候發放股票,這樣一來領完年終想領股票,領完股票又想到年終。
這樣一來,很多不喜歡一間公司文化與工作態度的人還是為了錢留下來,卻導致公司的活力降低,別忘了這些人都想離開呢。另外一個缺點是,『獎金』是公司額外給妳的,是『多餘』的恩賜,因此資方有權力決定給予妳多少。當然,當公司運行的不錯的時候,都會給予比承諾的多;但是當公司運行有問題的時候,就會變成大家共體時艱,承諾就不見了,因為『獎金』本來就是多給你的。
這是一個很詭異的陷阱,因為公司在跟妳談薪資的時候本來就是承諾那是應該給你的,只不過那大多是不成文承諾,因此當你進去那間公司後,原本應該是妳薪資的一部分突然變成公司給你的恩惠。可以給可以不給,可以給多可以給少,一切妳都沒有主導權了。
所以我不喜歡年終獎金,如果妳承諾要給我3萬6的年終獎金,那妳不如在每個月的月薪多給我3千,我做不好妳隨時可以請我走路,我覺得妳跟我談的工作內容有出入,我也可以選擇離開,這樣大家都用誠實健康的態度面對這個職場。等到年終的時候,妳要給另外的獎勵,那就看妳怎麼分配,不需要在依據每一個人的月薪去精算半天,畢竟這是獎勵,跟基本薪資無關,這樣不是比較乾脆嗎?
過了一個年,這個年年都讓我不喜歡的制度又再一次重演,很討厭聽到『今年老闆對大家不錯吧,有發年終給大家』,這不是妳答應的嗎?做到妳所答應的事不是最基本的誠信嗎?
我不喜歡年終獎金.........真的

星期一, 2月 26, 2007

台南的新年

連續9天的農歷年假期終於結束了
除了9天內開車開了超過2000公里
越來越熟悉南部的高速公路交流道與快速道路的體系
除去了這些之外,其他時間大多留在台南市亂跑
不過過年期間的車流量也實在很恐怖
因此我大多是找間可以上網的咖啡廳消磨
有次在NewsCafe裏面,正當我看著我的RSS news的時候
不知不覺中我的左右兩邊都坐了客人了
我的左手邊的兩位先生正用著laptop在講解著台南市建築的特色
我右手邊的兩位先生談論著神對他們的安排與意義
看看遠方一個用著mac的女生也正上網中
不禁發覺現在這個府城已經慢慢的改變了

或許它不像台北市那般的五光十色
但是他在緩慢的步伐中卻找到自己的路
文化與現代的平衡之路
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找到自己的定位
看到府城的改變是在不知不覺中的將整個城市放入文化的腳步
覺得這個城市的人比較幸福
至少在緩慢中可以感受到滿足
不像台北人在快步走後留下深深的空虛感

回到家與我老媽聊到之後台南將採隔天收垃圾的方式
以減少垃圾製造量
好棒呀,當一個城市開始不止注意到便利性
也注意到城市的呼吸,注意到城市的感覺
他會慢慢的變成一個偉大的城市吧

我這迷失在台北的府城子弟
在這個新年也感受到不一樣的府城

星期二, 2月 13, 2007

情人節 擒人竭

今年的西洋情人節剛好在農曆過年前,也剛好是股市封關的那天。對於農曆年我想已經開始工作的大人們都是很害怕的,一堆紅包要發,如果遇到一個不好過的年,我想那種專屬於大人的難題今年又更困擾了。
大概從2月一開始就慢慢的看到電視節目出現許多講情人節如何如何的節目,很多明星在節目上談如何經營情人節,似乎就得一大把花,一大堆驚喜,這樣的價值觀正確與否卻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這一天已經變成一個商人的節日,所送的禮物已經制式化,不產玫瑰的地方也要想盡辦法進口玫瑰來銷售,為何玫瑰代表愛情我不知道,但這讓我想到駭客任務最後一集,Neo與Matrix裏面的電腦程式的一段對話,Neo不懂為何電腦程式會有愛,那程式說了"Love is just a word, the most import is its meaning"。老是喜歡稱自己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對於太多的事情卻都流於型式與表徵,不在重視真正的意含,口中說的愛重要還是心裡那份感受。
很多男生這一天都很可憐,因為這一天甚麼東西都貴,吃個飯都要比平日多許多,但是你的另一半在大眾文化的侵襲下,也認定了妳願意為他花這麼多錢正是愛的表現,因此大多數還是認命的花錢了事。 可是當日子越來越靠近2/14這一天,你的另一半卻每天跟妳抱怨"妳看,電視裏面講的多麼浪漫,妳呢?"。或許愛情也慢慢在情人節這天被磨損了吧。

星期日, 2月 11, 2007

大屠殺給了我們甚麼: 歷史 或是 情緒

最近為了南京大屠殺是否從教科書移除而吵的沸沸揚揚,我不是一個研究歷史的人,我也不是一個研究政治的專家,我更不懂教育研究的理論;就我自己的觀點,從小到大,這個事件便如同烙印一般刻印在我們的心裡,每每教育者講到這個部份的時候,都是帶著傷痕的描述他
對我而言,真的因為戰爭死了三四十萬人是件令人難過的事,但是如果以人道的角度去看大屠殺,或許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甚至本世紀的蘇丹大屠殺,更是讓我難過,因為他離現在更近。以住在台灣的我來說,或許牡丹社事件所死的台灣人,或是228所犧牲的台灣人,更令我覺得遺憾。
我不是一個親日派,我也不贊同日本刻意遺忘這段歷史的作法,但是同樣我也相信記憶是一個很容易被影響的能力,所以歷史的考證便是格外重要。前陣子台灣不是也有人出來說228其實是被營造出來的嗎,也有真的去研究究竟那時是否真的死傷了如此多人,其實對於這類的研究或說法,你可以不相信也可以不認同,但根本上它都是好的,歷史不是死的,他可以考證,他可以研究甚至可以加上你個人的見解。同樣的,對於發生在南京的這場歷史事件,自然也可以研究,也可以考證;但不應該是一個用來製造更多仇恨的工具。
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長久的歷史脈絡中,一定有著不少血腥事件,我想中國的歷史也不缺乏;但這件屠殺事件如此被一直強化的最重要原因卻是因為對方是日本,一個在亞洲地區上面的強大競爭者。試想這場屠殺如果是自己人殺自己人,今天會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嗎?而一個人被日本人所殺與被中國人所殺甚至台灣人所殺,對他的差別在哪?
看過一些激動的反應,對於南京大屠殺彷彿是自己家人被殺似的怨恨(我相信這些人不是那場屠殺的倖存者後代),同樣一個人對於228的歷史被質疑卻覺得那是察明真像(我相信這些人是228受害者後代的機率也不高)。同樣事不關己,卻是完全不同的反應,同理心在面對利益衝突的時候顯的如此不堪。
我為南京大屠殺的死者難過,我也為228的死者難過。但是當你在教育一個學子一件血腥的歷史的時候,請想想你要帶給他甚麼,是在一次發生血腥的情緒,還是冷靜的歷史反思。